[黄硕评论]

作者:黄硕(新闻评论员)

新闻评论员 黄硕

2018年5月12日下午,“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湖南站在长沙市正式启动。笔者作为此次媒体团的成员,离京随团奔赴湖南省常德市、益阳市和岳阳市,在一周时间内领略了长江经济带上独特的湖南风采与洞庭魅力。

在常德,从汉寿县的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城区的新河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现场;在益阳,从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馆,到益阳智慧农业第一村——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在岳阳,从华容县三封寺镇华一村,到临湘市黄盖镇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南部分)现场。笔者感悟到,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共赢,首先需要了解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研究如何在这个最大承载力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预习作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这些对长江经济带的新发展有促进作用。

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发展的务实举措。走绿色发展之路要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空间保护、耕地保护等约束性条件融入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规划,推动在区域空间范围和生态范围内实行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土地资源的配置优化,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把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以理念进步和技术创新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涉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须坚持绿色、无污染、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无公害、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依据,加强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制定相应的环保技术政策,推动工业生产环保技术进步。鼓励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促进生态技术创新,深化环境保护效果。

开展“绿色引资”,综合考量项目投资额与财税回报率,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财税贡献能力强的节能环保项目,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同时,加快推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大好机遇,环境整治工作进入了全面治理、建立机制、长效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对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因此,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区域特点与优势,结合当地情况对接绿色经济产业,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增效提速。

整个行程走下来,所听、所看、所闻让笔者对于生态环境的宝贵性有了切身的体会。湖南把保护绿水青山当作重要使命,加强生态建设力度,系统推进西、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建设和沅江自然风光带、资江风貌带水环境保护等,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人气、聚集财气,从而培养绿色经济新驱动力。

黄硕评论,传播正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