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虽已完结,但该剧的相关话题仍是热度不减。前有中国电影报道官微点名剧中饰演女主角的吴谨言“从艺路上要任重道远,德为先”;后有央视网官微发文警示公众人物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

一番动作下来,有网友调侃这是在“借吴谨言之刀,杀娱乐圈的风气”,但撇开娱乐圈不谈,“从艺路上以德为先”的劝诫也十分适合玉雕行业。

前些年玉雕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造成了行业内的乱象丛生。仿制名家、漫天要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种种乱象,不仅使坚守本心的玉雕师感到无奈,也会逐渐令玉石的爱好者、收藏家们寒心。

乱象丛生之仿制名家

在我看来,玉雕的学习是从模仿和借鉴开始的,正如我从艺之初是从仿古件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一样, 我不反对在创作过程中借鉴前人和名家的精华,但如果是持续不断地复制、仿制,盗用、滥用,以此牟利,势必会阻碍玉雕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乱象丛生之漫天要价

虽然人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总体来说,玉,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衡量标准的,除了一些独一无二、特别精美的高端作品,其余的基本定价都不应与其实际的价值相差过于离谱。

市场上现存的一些通过炒作来漫天要价的行为,在使一部分玉石收藏家望而却步的同时,也造成了原料价格的暴涨,使一些玉雕工作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乱象丛生之以次充好

料难买,好料更难买,再加上现在国标定义的广义和田玉已不是按产地来划分,市场上就开始有人用俄料和青海料来充当狭义的和田玉。

而随着如今机雕技术的发展,以机雕产品充当手工雕作品来卖,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当逐利之心盖过初心、盖过了敬畏之心,以次充好的下一步,便成了以假乱真。

乱象丛生之以假乱真

从山料造假籽料到玉石洗白机,尝到了捷径的甜头,收获了造假的暴利后,迷失自我成了异常容易的事。在这种环境的推动下,造假技术越发的高超,甚至在行业内浸润数十年的玉雕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继续漠然视之,放任不管,承载了千年文化和君子品格的玉石,怕是终有一天人们也会改崇尚而变为唯恐避之不及。

我想,任何一个爱玉之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所以,作为一个手艺人,如果用德与艺来衡量自身的发展,德是必须放在艺前面的。

我十分赞同“首先有好的德行,而后才能有好的艺术造诣。”这句话,如果一个手艺人时刻想着投机取巧,而不是钻研技艺,最终的结果,不是他被市场淘汰,就是市场被他带坏,我相信,极大可能,会是第一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