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泽璟制药申报被受理也意味着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在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资源争夺方面正式进入白热化区间,根据记者从投行人士处了解的信息,目前还有数家将采用标准五的生物科技类企业正在准备中,很快就将向上交所递送申请材料。从产品研发角度来看,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管线,目前正在开发11个创新药物,其中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泽普生®)、重组人凝血酶(泽普凝®)及盐酸杰克替尼片(泽普平®)的多种适应症已分别处于II/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

科创板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来了!创新药研发企业泽璟制药闯关

6月10日前,上交所已经受理了119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119家企业中未有一家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

今日(6月10日),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终于出炉,上交所受理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泽璟制药”)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拟募集资金23.84亿元,中金公司为公司保荐机构。

科创板上市标准五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特别提到,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事实上,标准五一直被认为是给未盈利生物科技类企业量身定做的标准。

对此,天风证券医药研究团队指出,此项标准为大量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提供了便利,对医药公司盈利不做要求,强调的是公司的创新和技术能力,而估值体系与现有体系不同,能够将创新产品进行DCF现金流的估值,给了硬核科技创新的土壤,为创新型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资本环境。

但尽管如此,标准五规定发行时市值不低于40亿元,这一项严苛的市值门槛却成为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难以跨过的门槛。相较而言,港交所2018年发行制度改革中,大力支持未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重要的改革标签。

港交所规定,想在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类企业市值要最少为15亿港元,这与科创板的40亿门槛相比而言显然要低不少。从上市数量来看,港交所改革至今,目前共有10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上市,这其中包括7家未盈利甚至未有收入的公司。

泽璟制药申报被受理也意味着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在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资源争夺方面正式进入白热化区间,根据记者从投行人士处了解的信息,目前还有数家将采用标准五的生物科技类企业正在准备中,很快就将向上交所递送申请材料。

亏损闯关

而泽璟制药确实也是创新药研发企业且处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下。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0.03万元、0元、131.12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1.46亿元、-4.4亿元。

但从估值角度来看,泽璟制药已经达标。据披露,泽璟制药已连续多轮获得多家有医药行业投资经验的机构投资者投资,截至报告期末最近一次投资后的估值约为47.5亿元。

从产品研发角度来看,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管线,目前正在开发11个创新药物,其中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泽普生®)、重组人凝血酶(泽普凝®)及盐酸杰克替尼片(泽普平®)的多种适应症已分别处于II/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赛诺璟®)及奥卡替尼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盐酸杰克替尼乳膏、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和ZG5266处于IND 阶段。此外,公司在研的小分子新药ZG0588、ZG170607、抗肿瘤双靶点抗体新药ZG005及ZG006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