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記憶從來都是具有欺騙性的一種自慰方式,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卻越發沉湎於回憶過往,尤其是大學時光屬於每個人的“獨家記憶”。

1. 記憶屬於平凡的大多數

《獨家記憶》之所以成爲2019開年網劇黑馬,其最吸引年輕觀衆(尤其是90後)的法寶就是極接地氣!掛科、作弊、逃課、戀愛、保研、就業等等這些大學生活最瑣碎的記憶編織成了一個個很有戲劇衝突的故事,即使裏面有的愛情顯得過於刻意,有的人物關係爲了衝突而衝突,但是仍然不可否人,她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她在講述幾個女生的青蔥歲月,她在講述幾段平凡的大多數都曾擁有的校園愛情(筆者除外)。

還需要更多的籌碼嗎?不,小糖人這一次就是抓住了90後獨有的特點。他們放棄了女生宿舍的炸裂撕逼,放棄了男女之間過於悲愴的戀情,放棄了畢業時刻聲嘶力竭的不捨。就這樣在嬉笑怒罵中完成了一部完整的大學歲月,沒有義正言辭,沒有惺惺作態,沒有志存高遠,更沒有虛情假意,這纔是90後該有的校園生活。

越是這樣輕描淡寫的描繪90後的大學時光,越會引發集體共同的美好回憶,《獨家記憶》的呈現方式無疑是極爲成功的,她甚至好過很多同類型商業電影,就是因爲這一次她展現的是平凡的大多數,並糅合大家得不到的少數觀念,混合而成了這樣一部青春讚歌。

2. 孤獨放到內心的深處

不得不承認,當電視劇臨近尾聲的那一刻,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若隱若現於我的腦海。然而,每次面對美好回憶的時候,我都會異常警惕,因爲我知道那些青春歲月的壓抑早已隨着時間而消彌,留下的只是最燦爛的笑容。同時也讓我看到了這部電視劇自始至終無法打到心坎的原因,她太甜了,太圓滿了,似乎刻意在爲我們建造回憶的伊甸園!

大學集體生活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記憶的錯位。因爲生活方式的相對自由,因爲表達方式的相對奔放,更因爲思考方式的相對多元讓大學生活給了我們絕對的舒適與安全。當我們即將告別舒適圈的時候,那種挫敗感會油然而生,自此我們要學會理解什麼纔是真正的孤獨感。其實,人生來孤獨,大學的美好或多或少存有一絲假象,讓我們將“孤獨”埋藏深處,當走出這座象牙塔,保護層褪去,壓抑的孤獨會釋放。而好多人無法承受這種疏離感,自然會對過往充滿眷戀,這並沒有錯,但卻可以給予我們反向思考——大學的美好真實嗎?

《獨家記憶》只是將羣像的一面呈現給90後的受衆,卻沒有勇氣將孤獨的另一面揭露給迷茫的90後們!

《獨家記憶》:羣像的共鳴or孤獨的追憶

番外

3. 原著小說PK當紅網劇

實話實說,木浮生的原著小說和如今的當紅網劇各有千秋,也各自存在自己的問題。小說中呈現的大學生活以女主視角呈現,相對於電視劇顯得有些扁平,可是其故事發展的邏輯性和男女主感情的層次要比電視劇來得自然,下面從各個角度我們對比下小說與網劇!

3.1人物對比

3.1.1“小說薛桐”對“劇中薛桐”

小說中的薛桐顯得更加普通和孤獨,父親死後,她再也沒有掉過眼淚,直到慕承和的出現,讓他封閉多年的情感打開,畢業工作後的感情經歷讓她逐漸成熟,並最後找尋到人生目標。然而,小說中人物的刻畫過於注重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缺少一點靈氣,導致薛桐這個人物不是很突出。

劇中薛桐顯然比小說中更加活潑開朗,雖然對應其家庭背景來看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但是,人物細節把握更準確,情感的釋放更加到位,加之表演的極度自然,讓這個人物深受觀衆喜愛。

本局:劇中薛桐勝!!!

3.1.2“小說慕承和”對“劇中慕承和”

小說中的慕老師的的確確是一位年輕有爲的物理學教授,清秀的面容,深邃的眼睛迷倒萬千少女。然而,其家庭的支離破碎讓他更喜歡獨自思考,並一度依靠毒品麻痹自己。一系列人物背景讓這樣一個人物更加豐滿,也讓讀者看到爲什麼其對薛桐如此關注,並最後走到一起。

劇中新晉男神張超用近乎神似的外表俘獲霸屏觀衆,而略帶憂鬱的氣質也完全符合小說人物,加之較爲生動的表演一度讓原著人物黯然失色。然而,本劇後期的改編讓慕承和與薛桐的感情變得撲朔迷離,也讓這個人物出現了前後脫節的問題,再加之最後強行挽回角色初衷,使其大大減分。

本局:小說慕承和勝!!!

3.2邏輯對比

爲滿足24集的容量,編劇對原著小說做了很多改動,將文本很簡練的原著進行全方位擴容,劇情更豐富了,人物關係也更復雜了,這也直接帶動戲劇衝突,卻也留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漏洞。

以男女主的感謝線爲例子,從暗戀到熱戀的過程可以說改編的嚴絲合縫,爲了過審將慕老師降格爲博士這一操作也是相當到位。然而從18集過後,兩人暴露諸多矛盾,直接以分手告終,男主突然出國,男二橫空出世,搞得觀衆一頭霧水,最後爲了配合番外篇的上線,將結局潦草結束,更是過於雞賊。相對於原著小說層層推進的感情邏輯,劇中的種種邏輯關係無法成立,大大降低了後面劇情的觀賞度。

本局:小說勝!!!

《獨家記憶》:羣像的共鳴or孤獨的追憶

3.3總體比較

總而言之,原著小說只是一部很普通的暢銷書,而如今的網劇也並非評分那般完美無瑕。他們各自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是追溯到根本,主題還是校園、青春與愛情。只是木浮生和小糖人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找到了合適的動機來完成了這樣一個合適作品。她還是這個消費時代下的快消內容,想要從中發掘更深層次的情感與回憶,我們還得放下對於《獨家記憶》的過度眷戀,去翻開自己內心深處最不願意揭開的“獨家記憶”!

《獨家記憶》:羣像的共鳴or孤獨的追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