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宦官利用身份之便把宰相分开叫入屋内,让其看假圣旨,大致内容是说:郓王将继承王位,四个宰相必须都要签字盖章,谁反对谁就是忤逆皇帝,要拉出去砍头。只有杜悰看了说:“这种事情应该由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皇帝不可能干出擅杀宰相的事情来。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唐朝有两对“李杜”,以诗歌成就论李白、杜甫组合更胜一筹,但以亲戚关系论李商隐和杜牧就更加亲密了。

其实李商隐与杜牧之间的身世联系八竿子也打不着,可为什么二人会有亲戚关系呢?这就要从一个人说起了。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1

杜氏家族

要说唐代长安南城,最厉害的家族有两个,当时有个俚语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说南城的韦、杜两个家族,距离上天也就半米的距离,形容家族显赫。

杜牧便出生于这个家族,他的祖父曾经位居宰相,名为杜佑。唐朝的名相有很多,从政绩来讲杜佑虽是个优秀的人才却并不卓越,但他做出了一件传世的事情,那就是编纂了《唐•通典》。

这本书记述了远古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

杜牧是杜佑的三子杜从郁的儿子,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大文豪的堂兄弟,他叫杜悰,是杜佑二子杜式方的儿子。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2

胆大的杜悰

杜悰,字允裕,胆子非常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出身名门望族却敢娶公主。唐代的驸马爷可不好干,老婆作风“开放”、脾气蛮横不说,还等于自废前程。

《醉打金枝》的戏码便是源于郭子仪之子郭暧打了老婆升平公主演绎过来的,要不是郭家劳苦功高,估计几个郭暧都不够杀的。

当时的名士家族对李唐王朝的开放风气非常抵触,一般都是选择在几个大族内互相通婚,大家都沾亲带故地联为一体。娶了公主就等于自断了外援,而且驸马爷只能享富贵,注定与建功业无缘。

所以当唐宪宗要给自己的女儿岐阳公主选老公的时候,权贵家的适婚男子一夜之间全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症。这个时候只有杜悰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娶公主。

当时他的内心是满心欢喜还是忐忑不安不安,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婚后他却成为了幸福的男人。

当年升平公主被家暴,主要是因为她不愿意给郭子仪行礼,认为自己是皇室公主,不能屈尊给臣子行礼,因而出现了“醉打金枝”的事故。

可岐阳公主嫁入杜家之后,面对长辈态度谦卑、说话温柔,就像普通人家的媳妇对待公婆一样,这自然让杜家感觉自己捡到了宝。

而且她主动对丈夫说,陪嫁过来的婢女都是宫女,肯定不会服从杜家的管理。所以为了家族和谐,还是把这些宫女送回去,咱们自己再另买婢女伺候。

胆大的杜悰与岐阳公主生活了20多年,杜家从未听到过两人之间发生什么争吵,连最会挑事的人都无法挑出毛病来。估计当年那些世家子弟要后悔死了。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3

光明的仕途

那些世家子弟更后悔的事情还在后面。不敢娶公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断掉自己的前途,可是杜悰在结婚后却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虽然妻子的助力是一方面,但这与杜悰本身的能力也分不开。在唐武宗一朝,杜悰已经官居淮南节度使,后来又一路做到了宰相。其实杜悰受到唐武宗赏识主要因为一件事。

唐武宗也算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任内一手打造出了“会昌中兴”。可是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看歌舞表演,而且觉得宫廷歌舞太过乏味,经常跑到宫外与歌女舞姬们玩耍的不亦乐乎。

后来经过很多大臣的劝阻,武宗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于是他保证自己不再出去玩了,但是要从外地引进一批新鲜血液换一换宫廷舞乐的沉闷。

当时扬州的娱乐文化是最繁荣的,于是长安一纸诏书过去,命令扬州挑选出十七个色艺双绝的歌女舞姬进献到宫中。于是圣旨就到了时任淮南节度使的杜悰手中。

杜节度使看到皇帝这么贪玩非常生气,硬生生地将圣旨顶了回去。因为当时主抓这件事的是大内太监,于是他们非常怨恨,就向皇帝打小报告。

可他们不会想到,唐武宗听到杜悰的表现后非常开心,不仅没有处罚其“抗旨不尊”之罪,而且直接把他从地方调入长安为宰相。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4

大事不糊涂

如果说杜悰受到皇帝赏识是因为三观正确的话,那么勇气就是他稳坐朝堂的基础。

唐武宗的继任者唐宣宗病重,皇帝拟定夔王继承皇位。可是宦官们却和御林军串通一气,自己要扶植皇长子郓王为继承人。为了让阴谋合法化,他们向当时的四位宰相假传圣旨。

宦官利用身份之便把宰相分开叫入屋内,让其看假圣旨,大致内容是说:郓王将继承王位,四个宰相必须都要签字盖章,谁反对谁就是忤逆皇帝,要拉出去砍头。

另外三位看了“圣旨”都吓蒙了,毫不犹豫地签字、盖章。只有杜悰看了说:“这种事情应该由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皇帝不可能干出擅杀宰相的事情来。这个字我就不签!”

太监们一看事情将要败露非常恼火,言语上几经要挟。但杜悰就是不为所动,硬生生地将“圣旨”顶了回去。

后来唐宣宗病情康复,知道这件事之后大喜,日后更加倚重杜宰相了。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5

改变了皇室规定

虽然没有杜牧、李商隐出名,但是杜悰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一项制度。按照当时的规定,公主与驸马的政治身份差着一个等级,所以如果公主比驸马先亡,驸马要像为父母守孝一样,为公主服丧三年。

杜悰与岐阳公主这对恩爱夫妻最终还是走到了头,妻子先丈夫而去。按照当时的规定,已经位极人臣的杜驸马还是要为公主守孝三年。

于是在第二年的春节,皇帝没有接到杜悰的贺表,便非常奇怪地问怎么回事。

官员回答:因为在守孝期,所以不能上贺表。

“那么工作呢?”皇帝问。

“已经移交给副手了。”

皇帝不禁大怒:“这多影响工作啊,服一年丧就得了!赶紧回来上班!”

于是在一片惊讶中,杜悰间接改变了这项皇家定下来的政策,从此驸马为公主服丧只需一年就可以了。

他是一代名臣,大唐宰相,还是杜牧与李商隐的亲戚

06

历史评论

杜悰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代名相,主要和能力有关,他一生政绩并没有什么耀眼的作为,可是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也是因此,他为宰相时,为朝堂营造了正气之风。或许这是他最大的历史贡献。

当然,还要说一下他与李商隐的亲戚关系。李商隐说他的高祖父(爷爷的爷爷)和杜悰外高祖父(姥爷的爷爷)是亲兄弟,因此两人是表兄弟。这是杜悰身为高官、李商隐一路落魄时说辞。

现在想想,李商隐的攀附之意非常明显。即使他说的是真的,李商隐与杜悰之间的亲戚关系正好是卡在五服边界上的表兄弟,与杜悰、杜牧之间的堂兄弟要远得多。

但不管这么说,现在杜悰的名字完全被“小李杜”的光芒掩盖掉了。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