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2年的沈钧儒)。1933年(58岁),他加入宋庆龄、蔡元培等人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要求政府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梦里婉歌)

【1963年6月11日】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清朝的最后进士】

1875年1月2日,沈钧儒出生于浙江嘉兴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03年(28岁),沈钧儒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名列二甲第75名,成为了中国科举的最后一批进士。

1905年(30岁),沈钧儒留学日本,进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与浙江革命党章太炎等人联系密切。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1905年,沈钧儒在东京)

【三次请开国会未果】

1908年(33岁),沈钧儒毕业回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他积极推动晚清的立宪运动,曾三次进京请愿,要求速开国会未果。

1911年(36岁),辛亥革命爆发,沈钧儒积极参加革命,任浙江都督府警察局局长、浙江省教育局局长。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被废除的宪法草案】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沈钧儒任北京政府参议院秘书长。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宣告成立。

沈钧儒作为30位宪法起草委员之一,完成《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但不久袁世凯解散国会,这部宪法草案也随之被废除。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被解散的民权保障同盟】

1926年(51岁),北伐军攻克浙江,沈钧儒出任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沈钧儒被拘禁,后获释。沈钧儒对民国政府的“法西斯”行为,非常不满。

1928年,沈钧儒任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3年(58岁),他加入宋庆龄、蔡元培等人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要求政府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不久,主要成员杨杏佛被暗杀,同盟无形解散。沈钧儒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1936年,沈钧儒在西湖合影,他身后是蓝苹(江青))

【被捕的七君子】

1935年(60岁),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64岁),“九·一八”五周年当日,沈钧儒不顾当局禁令,带领几千人上街游行示威。

10月21日,沈钧儒主持鲁迅的公祭,把送葬礼变为抗日救亡的游行示威,上万民众自发参加,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隆重葬礼。

11月12日,他还在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上发表讲话,表示要继承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随后,他以救国会名义致电张学良等人,支持“暂停内战,一致抗日”。

这些做法触怒了国民党,11月23日,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七君子”一同被捕,震惊全国。不久,西安事变爆发,释放“七君子”是和谈的条件之一。最终,西安事变和解,邹韬奋得以释放。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七君子”合影)

【被取缔的民盟】

被释放后,他筹建抗敌救亡总会,任主席,创办《全民周刊》、《全民抗战》等杂志。1939年(67岁),沈钧儒在重庆发起统一建国同志会,后又与黄炎培等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一支民主党派,沈钧儒当选中央常务委员。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1946年(71岁),沈钧儒代表民盟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由于国民党不满民盟反对内战,采取特务手段,民盟骨干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杀。

第二年,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予以取缔。沈钧儒坚决反对投降妥协,他在香港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公开声明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为民主奋斗到老】

1949年(77岁),沈钧儒代表民盟出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表示毫无保留地接受《共同纲领》等三个文件。新中国成立后,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地位崇高。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1953年(81岁),沈钧儒参与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沈钧儒当选为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1956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

1963年6月11日,沈钧儒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周恩来这样评价:“沈老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他曾经为民主、为社会主义奋斗到老。”

56年前的今天,跨越晚清和民国,为民主奋斗到老的沈钧儒逝世

(1962年的沈钧儒)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74篇作品,营员“梦里婉歌”的第30篇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