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方认为,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既会做用户,又会做收入,还会做利润的公司。抱着“先把用户做起来,再考虑收入”的公司,过去死了很多,未来可能也很难活下来。

铅笔道王方:这两类公司今年将死 唯有这类公司可活

“歌华有线杯·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分赛场赛事今天正式展开。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资中心指导,市文促中心主办,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自2016年创办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北京到全国,经过三届的培育和发展,在组织模式、孵化功能、聚合效应和品牌影响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累计征集文创项目超过5000个,在全国设立赛区超过20个,实现了聚焦小微企业、汇聚多方资源、孵化优质创意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在今天的分赛场上,铅笔道创始人兼CEO王方作为评委进行了行业分享。王方认为,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既会做用户,又会做收入,还会做利润的公司。这三种指标代表三种能力,每种能力的难度都是呈指数级上升。

以下为王方在比赛现场进行的行业分享,由铅笔道整理如下:

各位领导好,各位创业者下午好。

走进这个赛场,我其实内心产生了两股敬意。一股敬意是送给“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依然坚持在创业路上的各位创业者”,一股敬意是送给“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依然坚持陪伴创业者,坚持用大赛发现优质创业者”的主办方。

今年是我创业第四年。大家说创业路上一定要脚下有泥,但是心中有光;一定要脚踏实地,但是要仰望星空。我先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我们当下正走的路:脚下踩的是什么泥,脚下踏的是什么地。

首先告诉大家,形势肯定是严峻的。事实依据是,我身边创业者给我传来的消息,多数不是大家眼中的“好消息”。

第一个表现,很多创新公司的现金流吃紧,尤其是最近半年。

第二个是表现是:广告公司预算的大幅减少。做内容的公司里,最常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所以广告预算的增减,直接影响到内容公司的生存。

上个月,我们与一家上市公司财经公关交流。他给我们分享了一组数字。自2015年来,投放预算一直在下滑,2018年是冰点,2019年和2018年持平。体现在两个地方:

1、从投放客户数量上来说,减少了50%;

2、从投放客单价来说,减少了50%;

如果他们的数字准确,两个50%相乘,只剩下25%。也就是说,去年今年的广告预算75%没有了。更关键的是,我们一般理解说,这块预算少了,会投在另外某个预算。但不是的,这75%是直接没有了。

第三个表现是人才的流失/公司的转型;

人才的流失是指,前几年有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跳入创业大军,现在有回流趋势;公司转型是指之前做创新创业报道的,但是转型做上市公司报道去了,整个公司从这个行业消失。

我身边都有这样的实际案例出现,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听上去,都是坏消息。但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就是我们目前脚下的泥,脚踏的地。这些坏消息,在很多人看来是真的坏,但同样对很多人来说,是好消息。

铅笔道到现在为止报道了12000家公司,我们自己也经历了4轮融资,每一轮下来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我想说,当下的客观环境是对我们当下整体主观创业能力的一种合理反应。之前有泡沫,当下是合理的。这种合理的客观环境,将会淘汰几类公司。

1、只会做用户,不会做客户的公司;只会做流量,但不会做收入的公司。抱着“先把用户做起来,再考虑收入”的公司,过去死了很多,未来可能也很难活下来。

这类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服务不够刚需,有用户愿意用你的东西,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给你付钱。如果是这样,应该立刻调整方向。千万不要等用户做起来,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用户越多,代价越大。

我举个例子,铅笔道第一年做媒体,积累了很多用户。其中有一部分是投资人用户,基本国内所有股权投资人都是我们的用户,他们有看项目的需求。于是2017年,我们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去尝试数据业务,上线后月收入1-2万,我们投入了几百万。2018年,我们基本叫停了这个项目。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是:早点做收入。只有这样,你才能辨认哪些用户对你来说是有用用户,你未来的产品/服务只可能满足其中一部分人的需求,这个“一部分人”,你越早找出来越好。如果找错了,接下来的所有战略就都错了。

2、只会做客户,不会赚钱的公司;抱着“不考虑利润,先跑马圈地”的公司,过去死了很多,未来可能很难活下来。

这类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服务足够刚需,业务也能跑起来,但由于各种主观因素,成本/效率上没有达到足够高的要求,导致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

我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常用的逻辑是:投入一辆桑塔纳,产出一辆宾利。投入100元,至少要赚100元。但是我们过去的融资环境太好了,很多公司是投入1000元,赚100元。这样的事情我们做得太多。

这里面有许多本来我们需要通过的考验,但是我们用钱去解决了。比如,我们需要依靠产品/服务创新去获客,但是我们用钱解决了。比如,我们需要用产品创造的价值去获得收入,但是我们用钱解决了。

这些案例就好比,我们原本要靠自己的实力去通过考试,最后我们花钱行贿了老师,我们过关了。而这笔钱是一项全新的增量成本,造成了整个业务“超预算”,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利润。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是早点做利润。

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既会做用户,又会做收入,还会做利润的公司。这三种指标代表三种能力,每种能力的难度都是呈指数级上升。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点心里话。前段时间,我一位长沙的朋友告诉我,有次吃饭他和同事聊天聊到了铅笔道。让人意外的是,他知道我们。让人更意外的是,他之前也在创新创业媒体,但是他们后来放弃了,在报道600个创新公司的时候放弃,而我们报道了12000位创业者,他觉得对我们的坚持给予了肯定。

铅笔道是第三代创新创业媒体,第一代是2007-2008年,第二代是2010-2011年,第三代是2015年。我们现在可能是第三代媒体中极少数活下来并且势头不错的。

但是我要说的,并不是说我们哪里哪里做得多好,并不是。我们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选择了一个我们产生无厘头热情的方向,并且抱着无厘头热情坚持了下去。

去年年会上,我们喊出一个口号,就是创业并非100%失败,只要自己不放弃,100%终能成功。短期来看,它有点激进。但是如果把时间周期拉到10年来看,它是对的。

所以我给大家最后的一个建议,那就是不要放弃。只要你不放弃,没有人能打败你。并且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创业,如果这段创业加上1个期限,我希望至少是十年。

小成靠苦难,中成靠磨难,大成靠灾难,希望各位创业者在2019年能战胜一切苦难,一切磨难,一切灾难。希望你们能成功,谢谢!

编辑 | 希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