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总结了许多道德、伦理准则,比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以及“忠、孝、廉、耻、勇”这五种高贵品质。后来,宋朝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比如,宋代名臣范仲淹在《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说:“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即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

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这里,他根据自身多年生活学习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个修身“八德”,他说:“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由此可见,曾国藩常用这8个字自我勉励,以求工作、家庭、生活等各位方面有所长进,而这“八德”也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八德的具体含义!

1、勤;

曾国藩天资一般,但能够终有所成,全凭一个“勤”字,正所谓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是也,老天会特别关照那些勤奋刻苦的人!

曾国藩一生坚守“勤”字功夫,比如他勤早起、勤写日记和家书、勤读书、勤练字等等;他甚至总结了一个“五勤”口诀:脚要勤、眼要勤、嘴要勤、心要勤、手要勤。

对于家庭教育方面,曾国藩也大力倡导“勤俭持家”,比如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等等。“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所以我们若想做好“勤”,首先要勤早起和做事善始善终!

2、俭;

勤和俭往往连在一起,经常集中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而曾国藩就是这样!他告诉儿子:“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所以哪怕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也让穿家人亲手做的衣服,吃自己家里种的菜,衣食住行方面都非常俭朴。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人一旦贪图奢侈享受,就很容易忘本,得意忘形,继而离灾祸不远也。更何况,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人一旦习惯了大鱼大肉、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就很容易让志节沦丧。诸葛亮说得很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我们要多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以砥砺个人品质!

3、刚;

顾名思义,刚就是指刚强的意思,它的对立面就是“柔”。曾国藩在《挺经》中专门写了一个“刚柔篇”,用以深刻阐述刚柔处世的大智慧。他一方面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成大事者都是刚强自立;另一方面又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做人不能过于刚强,要懂得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那么,什么时候该“刚”,什么时候该“柔”呢?曾国藩说: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弱点,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指卑弱,而是在自己强的方面谦让而已。办公办事,就应该尽心尽力;为自己争名夺利时,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时,就应该奋发进取;守业安乐时,就应该谦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时,就应该努力表现;回家与妻儿相处享受时,就要悠闲舒缓。

4、明;

同样,曾国藩在《挺经》中专门写了一个“明强篇”,用来阐述什么“明”,他说:“明有二端:一曰高明,二曰精明。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吾兄弟忝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由此可见,高明由天生,而精明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学习实践,吃一堑长一智。

曾国藩还强调:“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又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智即明也,所以我们要想做到“明”,既要“知人”又要“自知”,心中极明而后可断。如何做到“明”,就全靠我们多学和多问了!

5、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所说的“忠”是对朋友的“小忠”,而“忠”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大忠”,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忠”的真实含义。

具体说,忠什么?“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是指我们对不对得起天地、国家、朋友、家人等等。曾国藩用其一生践行“忠”字美德,他忠于国家,忠于家人和朋友,最后也因此成就了一番伟业。《说文解字》中讲:“忠,敬也,尽心曰忠”,所以我们若能做到尽心尽力便可谓是“忠”,这样也可以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6、恕;

顾名思义,恕就是宽恕、仁爱的意思,而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智慧。古人告诫我们:“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多宽恕他人,朋友多,事好办,路好走;君子责己,小人责人,责己寡过,责人积怨。

对于“恕”字功夫,曾国藩自认为做得不好,因为他也爱动不动发脾气,但他一直在努力克制好情绪,正如他所说:“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所以说,我们若能很好的管控住自身情绪,以仁恕之心待人接物,则可谓大修行也!

7、谦;

谦就是谦虚、谦让的意思,都是积善积德的好品德!为什么要谦虚做人,可以用曾国藩的一句名言来说明——“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因为物极必反,骄傲使人退步,甚至是招致大祸患,所以“治心”首先要去掉“傲”的心毒,而保持一颗谦虚、谦卑的心。

再说谦让,大家不妨看看清朝名臣张英的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国藩也是按照这句诗的意思来做的,让家人谦让邻居,主动后退围墙三尺,继而化解了一场曾家人和邻里之间的房屋宅基地纠纷。一争两丑,一让两有,谦让自古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也要时刻牢记。

8、浑;

何为“浑”呢?曾国藩的解释是:“浑”,不管什么事情都是适用的。比如说,你与别人产生纠纷争执,不可自认为什么事情自己全都对;辨别他人的是非,不可以过于武断,这是“浑”字的最切近于实用的地方。

简单理解就是:能够让自己适应各种场合和氛围,与大家浑然一体,而不是格格不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而“浑”字功夫正好可以帮我们圆通做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做起事情来也游刃有余。“浑”,也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

以上就曾国藩总结的8字成功秘诀(即八德),我们若能体会一二,也受益匪浅!其中,“勤、俭、刚、明”四字都是求之于自己去做的事;“忠、恕、谦、浑”四字都是施之于别人的事;前四字是内在功夫,后四字是外在功夫。

大家不妨也按照这“八德”自省一番,看看你身上有没有:我勤奋吗?我节俭吗?我刚毅吗?我精明吗?我忠诚吗?我仁恕吗?我谦让吗?我浑圆吗?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大家想要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曾国藩,可以去琢磨君的首页专栏学习!

今日话题:

您认为曾国藩的“八德”秘诀实用不?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发表您的看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