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孔祥明:去拼搏每一盘棋

完善“棋城”的竞技拼图 孔祥明:去拼搏每一盘棋

孔祥明雄心犹在。

完善“棋城”的竞技拼图,六旬女杰再出山——

为征战2019年全国围棋锦标赛,成都体投五凤队6月10日正式宣告成立,该队由年过六旬的前国手孔祥明领衔,率小将曹承亚(韩国)、李思璇力拼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资格。近几年,成都三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势头正旺,但“阳盛阴衰”较为明显,女子围棋更是长期面临“组不起队”的窘境。为完善“棋城”的竞技拼图,今年成都棋院与成都体投集团联手打造成都体投五凤队,目标“冲甲”。

“棋城”无奈:繁华落尽满是沧桑

上世纪60年代,成都棋类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女子围棋人才井喷,涌现了孔祥明、何晓任等一批优秀棋手。1978年国内首次单独举办女子个人赛,孔祥明便15战全胜,成为第一个女子围棋冠军。此后她又数次夺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几乎是“一统江湖”。面对外国棋手也是“见一次赢一次”,将日本一流女棋手悉数拉下马,成为当时女子围棋“世界第一人”。

“那是最鼎盛的时期,全国冠亚军都在四川。孔老只要参赛就是冠军,几乎没有敌手。”成都棋院副院长宋雪林九段回忆。

但此后孔祥明回归家庭,何晓任等定居海外,成都女子围棋开始从巅峰急速滑落。尽管第二代女棋手刘波、帅迎春、李莹等也非常努力,但始终未能让成都女子围棋重拾辉煌。2013年,中国女子围甲联赛创办,成都一直缺席至今。对“棋城”来说,这的确是个不小的尴尬。

“不是不想组队,是根本组不起来。没有人(才),就这样拖起。”宋雪林话语中透着无奈。而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说:“三年前就有意组建队伍,但本土人才匮乏,锣齐鼓不齐,没办法。”成都女子围棋无人到了何种地步?资料显示的是,30年来成都围棋没有一名女棋手能成功定段。

瞄准围甲:胸有成竹事在人为

为弥补遗憾,2018年,成都棋院围棋教练李亮领到“军令状”:再难也要把女队组起来。李亮在征询了孔祥明意见后感到心中有谱了。“孔老愿意再度披挂上阵。”李亮说,“于是,我们又邀请了江苏棋手李思璇和韩国外援曹承亚,正式组队参加今年的团体锦标赛。”

有来自全国17支队伍参赛的2019年全国围棋团体锦标赛将于6月13日开战。成都队前途如何?

孔祥明是老一辈国手,早已名声在外。对她的状态,李亮非常有信心。2012年,首届中国女子国手战,孔祥明以57岁之龄时隔27年重新获得国内大赛冠军,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她从未远离围棋,时不时也参加一些邀请赛保持状态。”李亮玩笑道,“关键孔老冠军经验丰富啊。”

此番再度出山,孔祥明也希望为家乡的女子围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参加这个比赛,是希望能为家乡的女子围棋尽点绵薄之力,以此来鼓励家乡的女棋手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我可以承诺一点,不管我的水平与现在的棋手水平差距有多大,或者说我的体力和精力与年轻孩子差距有多大,我都会竭尽全力去拼搏每一盘棋。”

与孔祥明并肩战斗的是曹承亚和李思璇。曹承亚是韩国女棋手中的佼佼者,竞技实力在韩国“三甲”之列,此番来蓉唯一的愿望就是帮助队伍赢棋。李思璇今年13岁,5岁半开始学棋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队阵容就是一老带两小。孔老有经验,两个小队员有冲劲。”蒋全胜表示,“希望孔老带动年轻人成长,促进女子围棋在成都的发展。”

编后

对中国女子围棋而言,成都棋手曾如神一般的存在。标杆人物孔祥明,在上世纪70、80年代,纵横驰骋,大杀四方,尤其是将日本一流女棋手悉数横扫之后,由她引领的“棋城”光芒四射。然而,随着成都棋坛一批女杰隐退,成都女子围棋逐渐默默无闻。

不过“心若在,梦就在”。如今,为恢复“棋城”女杰昔日荣光,已是“孔老”的孔祥明依旧不舍王者之志,不停追梦步伐,这份心气,这份豪情,堪称为悲壮。之所以说悲壮,是因为孔老年过六旬,还需亲自挂帅再战沙场,这是“蜀中无人”的反映,也是断代既久的写照。真希望孔老的悲壮,能唤醒“棋城”对女子围棋基础建设的重视,发掘更多苗子,涌现更多新秀,进而让孔老的悲壮成为过去式。□记者 钱晞 文/图

(责编:袁菡苓、罗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