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正和学生在一起

黄仁正为学生打饭

她今年71岁,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奋战在三尺讲台,倾情付出,播撒大爱,只为让每一朵苔花都绽放。

她就是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校长奶奶”的丰城市荣塘镇北湖中心学校校长黄仁正。

为情怀创办留守儿童学校

记者采访中得知,被孩子们称为“校长奶奶”的黄仁正,已从教近50年,曾担任过丰城三中校长,退居二线后,先后受聘管理过几所知名民办学校。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2008年,61岁的黄仁正创办了这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黄仁正说:“我对教育有一种深深的情怀。没有退休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想,将来退休以后要办一所精品学校,学校的环境、设施等条件都要很好,再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聚集到一起来办学。”

北湖中心学校是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700多名在校生来自全市各乡镇,大多是家庭贫困的农村留守儿童。黄仁正为了让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们放心,安排了20多名生活老师专门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因家庭发生变故,学生黄佳莉的家里欠下大额债务,姐弟俩几近辍学。北湖中心学校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费用,便承担起两个孩子的吃住、教育、接送等任务。

如今,已读六年级的黄佳莉成为学校的学习标兵,读四年级的弟弟也当上了班长。黄佳莉说:“我们在学校住宿,校长奶奶请老师关照我们,这里的饭菜很香,我在这里学习、生活都很快乐。”

二年级的李舒瑶兄妹三人都在北湖中心学校上学,家里靠父母在外打零工维持,奶奶身患疾病。李舒瑶兄妹非常懂事,知道父母赚钱不易,所以处处节俭,在家中也很孝顺奶奶。考虑到孩子们的家庭情况,黄仁正为他们减免了一大半费用。

心怀大爱 执着坚守

黄仁正老人告诉记者,其实家里人都反对她创办学校。她有三个女儿,每个女儿的家庭和工作都不错。晚辈们认为,既然退休了,就该好好度过晚年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黄仁正义无反顾,依然执着于教育事业,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贴补了50多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补贴困难学生。她说:“我就是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这是我办这个学校的初衷。”

在办学过程中,黄仁正一直把“安全是重中之重,饮食健康胜似天,教学质量是生命,爱生如子贯始终”这四句话当作自己的办学理念,尤其在教学质量上倾注了无限的心血。

黄仁正每周都要去教室里听听课,给授课老师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教师杨文英说:“在北湖中心学校当老师非常让人有成就感,黄校长是当老师出身,对教学管理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我从黄校长身上学到了很多。”

黄仁正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孑然一身的她吃住都在学校,卧室就是办公室。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的她依然每天超负荷工作,对行政管理、教学质量、校园安全、师生生活事必亲躬。

“让学校成为学生梦开始的地方,让学校成为教师梦拓展的地方,让学校成为我的梦延伸的地方。”这就是黄仁正执着追求的三个梦想。

丰城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徐国祥说:“黄校长身体不好,有心脏病、高血压,前段时间在南昌住院20多天,最近才出院。这次住院,她的三个女儿、女婿集体做她的工作,哭着求她别再做了,但是,黄校长说,她放不下这些留守儿童。”

面对他人和亲人的不解,黄仁正说:“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只不过他们由于条件有限,就好比一朵朵苔花,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他们也应该享受到教育,享受到爱。我们学校的孩子都很懂得感恩,这让我很感动,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值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古稀之年的“校长奶奶”黄仁正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名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任菊花 记者徐宝金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