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贾平凹(周书贤)

我和贾平凹是中学时代的同窗。1964年9月我上初中了。当时班上共有50多名同学,主要来自两个学校,一部分是商镇小中心学的同学,一部分来来自棣花中心小学。年龄最小的三个同学都是1952年出生的。贾平凹就是来自棣花小学的其中之一。因为他个子最矮,他当时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小布丁,小菜籽。

其次他的长相小巧。他母亲给他用剃刀把脑袋周围的头发剃得精光,只留下头顶靠前的一块头发。头发不是短茬茬的茶壶盖形式,而是很长很长。飘逸在前额的这撮头发很奇特,因此,男同学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一撮毛”。时间长了,大家直呼他“撮毛”二字。

我眼中的贾平凹(周书贤)

中学时代至今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我对同学贾平凹最初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以及每次他从室外跑向教室的匆匆忙忙上课时的瞬间滑稽动作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贾平凹的座位就在教室的最前排,我的座位就在第二排。我是女同学,平时不太搭理他。每到冬天上课时,贾平凹爱流鼻涕。我耳朵里老是传来他不停歇地吸着鼻涕的声音,感觉很不舒服。

贾平凹当时上中学时毛笔字写的颇好。少年时代他写的大字很有功力。因此大家都把大字本拿去让他写本子的封皮。我也曾经让他写过本子皮子。大字本的“大”字最后一笔是一捺,但他习惯了写成一大点。为此,我当时心里很不认同这一点。别看这个小不点,但学习却很优秀。我发现他上课时格外专心听讲。

我眼中的贾平凹(周书贤)

贾平凹个子矮,他笑而滑稽的形态老是驻留在我的脑海里。看他年龄小,男同学们习惯在他的头上摸来摸去。虽然他学习很好,但却从来没当上班干部。主要原因是比他大的的同学多的是。他太小可能震慑不了别人。

八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去商州在棣花等车,偶然邂逅于他。他主动问我,我发现他比中学时代长高了。思想完全成熟了,但我看来他仍是我脑海里的小菜籽。

2012年我们全班同学在母校商镇中学聚会,贾平凹也在百忙之中亲临同学聚会的现场。也与众多同学一一握手问候,并且为母校栽了一棵树。我看他跟同学比起来是最年轻的一个人,这就是我眼中的贾平凹同学。

我眼中的贾平凹(周书贤)

作者简介:周书贤,女,中共党员,中师毕业,陕西丹凤商镇人,小学退休教师、文学爱好者,商洛棣花古镇乡土文化研究院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