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说的古诗其实是指旧体诗,旧体诗包括近体诗和古体诗。古体诗是不需要按照格律写的,不需要对仗、粘连、平仄不作要求,但是古体诗的押韵也是有规矩的。

古体诗的押韵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押平水韵同一韵部

如:《望岳》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个韵,押的是《平水韵》的仄韵十七筱部。

二.邻韵通押

如《饮酒 其九》 年代: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 倒裳往自开。【开:十灰】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怀:九佳】

壶浆远见候 ,疑我与时乖。【乖:九佳】

褛褴茅檐下, 未足为高栖...【栖:八齐】

可以看出,此诗是三个韵部混押的,这叫做邻韵通押。

邻韵是有标准的,内容太多就不引用了,和词林正韵不完全一样但比较相似(如词林正韵第三部:支脂之微齐灰可以通押,律诗就不行)。

知识点:格律诗的第一句可以用邻韵,但是后面4个韵必须在一个韵部

现代人写诗可以按照新韵,按照拼音押基本就对。

但是仄声韵和平声韵的混用不叫通押,叫做转韵。

三.转韵 转韵型式较多

(1)两句一转

在下面的诗例中很多,不单独讲了。

(2)三句一转 非常少见

唐代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除了第一句第二句外,三句一转 ,每句都押韵。

(3)四句转 @老街味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加粗字是四句转,转韵一般第一句就转。

不加粗字是两句转,第一句必须转。

(4)多句转 根据内容变化转韵

如:《梁甫吟》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第一次转韵……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第二次转韵……连续5句都押韵……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第三次转韵……@老街味道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第四次转韵……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第五次转韵……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转了5次韵,有2句转、有6句转、11句转……这首诗转韵是根据内容转,一段一个韵。

四.古体诗押韵不能犯的错误

1.绝句

《送别》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扉和归都是平声,不能一个平声一个仄声。

《鹿柴》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响和上都是仄声,同样不能一个平声一个仄声。

绝句必须如此。

2.长古体 @老街味道

(1)两句一转的诗,每句都要押韵。

白雪歌节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折、雪用韵,转韵后,来、开必须押韵。

同理后边的连续三联转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冰、凝一组,客、笛一组,门、翻一组每句都押韵。

(2)四句一组转韵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句一般与韵字平仄相反。

如:白雪歌结尾后四句,转韵第一句就押韵去: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去、路、处押韵,君是平声。

3、上去通押

押韵时,上去通押很少见,王力写汉语诗律学时专门安排人查找全唐诗,结论是中唐以后才偶尔有此现象,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而王维的《鹿柴》押的是上声韵,不可混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上发音(晌),与响同为上声。

结语:

真要学诗可从新韵开始,按照普通话押韵即可。

古体从绝句开始,过渡到五七律,然后改用平水韵作五七律。

五七律通了,填词就会觉得简单了。

知识点:

从上面的诗例可以看出,古体诗形式很多,包括五七言绝句,八句的五七言诗,和更长的甚至几百上千字的长篇。

每句的字数也变化多端,有常见的七言、五言、四言,也有不常见的三言、六言……

@老街味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