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明遗民作品,就不得不提及其中的几位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如清代画坛上著名的“清初四僧”、“四王”之王时敏、王鉴、“金陵画派”的代表龚贤、“常州画派”的代表恽寿平、“画中九友”之杨文聪、程嘉燧、有“南陈北崔”之称的陈洪绶和崔子忠、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方以智、屈大均、傅山、魏禧、顾炎武、归氏父子等等。而明遗民因其历史背景、学术意义、遗民文化的影响及明遗民群体中存在诸多的对中国美术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等因素,其作品也一直是受到市场和藏家的重点关注和追捧。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明遗民既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也是作为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流行的一种特殊文化的称谓。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陡壑奔泉图》轴,清王翚绘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遗民现象和文化之一,历来非常受学者们的重视。而明遗民因其历史背景、学术意义、遗民文化的影响及明遗民群体中存在诸多的对中国美术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等因素,其作品也一直是受到市场和藏家的重点关注和追捧。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杜甫诗意图》册,清,王时敏作

起明遗民作品,就不得不提及其中的几位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如清代画坛上著名的“清初四僧”、“四王”之王时敏、王鉴、“金陵画派”的代表龚贤、“常州画派”的代表恽寿平、“画中九友”之杨文聪、程嘉燧、有“南陈北崔”之称的陈洪绶和崔子忠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方以智、屈大均、傅山、魏禧、顾炎武、归氏父子等等。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溪山紫翠图轴,清顺治,王铎绘

这些人几乎涵盖了整个明清之际的美术史,他们或者出家或者隐居,在这场鼎革之变中纷纷作了遗民,并在美术史上留下许多经典作品。他们的作品及所提倡的思想学说,对明末清初以来的整个中国美术史都影响甚巨。他们遗民书画家的共同身份也激起了后人对这一特殊群体及文化现象的兴趣和研究。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三希堂记意图》轴,清,董邦达绘

然而虽同被世人归为遗民书画家,但是因出身不同、师承不同、际遇不同,于是造成各自的绘画理念及艺术风格迥异。易代和社会动荡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和审美,遗民书画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样式特点,随着书画市场高涨,这些遗民书画家已成为市场的宠儿。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松竹图》轴,清,恽寿平绘

清初画坛,同时存在着推崇“摹古”和“创新”两种不同的画风两派。左右当时画坛的是以王鉴和王时敏为主要代表的“四王吴恽派”,推崇“摹古”、“师法古人”,被称为“正统派”,也被人称为保守派。他们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王和元四家,讲究笔墨趣味和技巧功力。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秋树昏鸦图》轴,清,王翚绘

二人年少时都受过董其昌的指导,董其昌的绘画理念和主张对二人影响很大。二人的画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清初画坛的主流意见,影响深远,直至近现代。无论是以二人为首的“四王吴恽”所代表的正统派的社会地位及影响,还是他们高超的绘画技艺,都是其作品备受世人所推崇追捧的原因,因而其作品的价格一直也居高不下。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

“清初四僧”为首代表的“创新派”,“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位是明王朝宗室后裔,继承了明朝中叶以后兴起的崇尚突破传统的解放新思潮。对于艺术创作和绘画技法上的问题,敢于突破前人规矩,破而后立,提倡艺术创新,强调画家的个性释放。在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陈陈相因的陈旧思想,利用突破和改造传统的绘画理念形式,将自己的感情与作品上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生活情感。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五瑞图》轴,清,虚谷绘

八大山人的画,虽然在当时以“摹古”、“师古”为主流的清初画坛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万个等人,但是却对清朝中后期的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清民国的海上画派及至诸多近现代画家,皆受其影响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芦雁图》轴,清,朱耷绘

“四僧”其后两人则是明代遗民,四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坎坷之感慨和胸中抑郁难平的愤懑之气,以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科普文,明末清初书画作品市场浅析

《庐山白云图》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王翚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