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家长都跟雷雷妈妈一样,我们总是将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然后将孩子摆在了正确的对立面,我们自以为“耐心地说教”,其实只是让孩子委屈发酵,到最后让他们受不了的崩溃。成长中的孩子,免不了都有叛逆的时期,尤其是家长的唠叨,很容易导致他们情绪发酵,继而产生对立心理,从而让家长的说教越说越没用。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打骂教育备受苛责的今天,大多数家长都开始奉行“说教”,但其效果并没有大家想象那样顺利,甚至很多还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雷雷数学测验不及格,被老师单独请了家长。虽然雷雷妈妈表现很冷静,但一路上都在数落雷雷的不是。雷雷妈妈振振有词的说:“这次数学不及格,跟你粗心大意有关。”“我没有!”雷雷小声抗议。

不待雷雷的反驳继续,妈妈就粗暴地打断:“你是我儿子,难道我还不清楚你的个性吗?你做事马虎,审题不认真,这些都是导致你考试不及格的原因。”雷雷垂着头不说话,但明显脸色崩得很难看。

很多家长都跟雷雷妈妈一样,我们总是将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然后将孩子摆在了正确的对立面,我们自以为“耐心地说教”,其实只是让孩子委屈发酵,到最后让他们受不了的崩溃。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一、为什么家长越“说教”孩子越没效果?

“妈妈,我不想学习吉他。”小皮特向妈妈抗议道。

“好孩子,学习吉他可以让你掌握一门技能。”妈妈说

“只要你好好学习,肯定可以取得进步,你这孩子就是做事爱半途而废,这次可不许这样了。”妈妈根本不听小皮特的理由,自顾自的说道

妈妈喋喋不休地又说了一大堆话……

“我最讨厌妈妈了!”最后小皮特冲着妈妈吼道

为什么家长越说越没用?原因大致有这三点:

① 没站在孩子角度

往往大多数家长的说教,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根本不听孩子的理由,硬生生就把孩子逼到了对立面。

② 孩子的逆反心理

成长中的孩子,免不了都有叛逆的时期,尤其是家长的唠叨,很容易导致他们情绪发酵,继而产生对立心理,从而让家长的说教越说越没用。

③ 没有沟通技巧

家长缺乏沟通技巧,一如孩子正在讲出问题的时候,家长根本不及耐心倾听就粗暴的打断,让孩子不被理解,因而对家长产生了排斥心理。

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学会闭嘴倾听。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二、为什么家长偏爱“说教”?

① 家长认为自己是对的

很多家长都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评估孩子的做法,然后我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一厢情愿将这样的“正确观念”强硬灌输给孩子。

② 教育理念偏差

有些家长的说教是跟教育观念偏差有关。一如小区邻居赵姐,她就坚决否定打骂教育,崇尚“说教”,但事实并非她所想象那样,孩子乖乖听话,反而孩子很反感她的说教,这也侧面证明,这样的耐心说教并非适合于所有孩子。

③ 家长维持所谓权威

家长的说教等同于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行为表现,是因为一部分家长想要维持自己所谓的权威,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作为家长来说,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对,孩子错,否则您永远没办法做到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只会在说教中让孩子产生排斥。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三、家长的喋喋不休地“说教”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前不久一则网上新闻引起了广大家长广泛关注,一位14岁的孩子因为妈妈叫起床而引发了矛盾,导致孩子直接从高楼阳台跳出。虽然最后悲剧没有发生,但这件事足以给广大以“说教”为主的家长敲响警钟,喋喋不休“说教”背后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① 孩子性格缺陷

长期不满父母说教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就是凡事不听他人意见,与他人作对为荣。久而久之,这就是孩子性格上的一种缺陷。

② 孩子憎恨父母

尤其是叛逆时期的孩子,父母的唠叨会积压成委屈情绪,若是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哪怕是一件稀疏平常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导火线,让孩子记恨父母。

③ 孩子产生过激行为

就如案例中介绍那样,14岁男孩用跳楼来表达对妈妈叫起床的不满,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在现实中演变成了孩子过激的行为,甚至他们会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

家长常年的说教总会让孩子产生委屈、郁闷,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导致孩子崩溃的诱因,那么家长该如何去解开孩子心理的结呢?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四、习惯“说教”的家长应该这么做

1.面对孩子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所以家长要想说教孩子,首先要保持您自己的心态平和,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处理孩子的事情。

2.从关爱开始放松孩子的戒备,再适当引导情绪

不管发生什么事,请用关爱取代责备,让孩子放松戒备之后,再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起因与经过。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您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3.家长退一步,认可孩子的努力,多鼓励和赞美

尤其是一些性急或者强势的家长,对于孩子总是咄咄逼人,只关心事情的结果,不过问孩子的努力,更别提赞美与鼓励他们,这让孩子的长年累月都过得很委屈。所以聪明的家长要懂得让步,认可孩子的努力,给予他们肯定与赞美。

4.幸福总是缺少不了陪伴

孩子幸福的来源并非靠父母说教,而是父母的陪伴,而所有的大道理也并非是在说教中让孩子接受,而是家长潜移默化的行为力量。

别再让委屈发酵,1个孩子的崩溃,总是从家长“耐心地说教”开始

为人父母者,我们总是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但我们并没有反省过自身的做法是否犯错,就很武断地将孩子摆在了错误一面,这样的说教方式自然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也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您会对您家孩子唠叨吗?您家孩子是否有埋怨过您的说教?关于说教的教育问题,您又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聊聊您的想法。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