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类人:

他们神秘莫测,一举一动都助推股市中涌动的暗流;他们凶悍无比,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违规行为和谎言,将万千股民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们算度精准,拥有卓尔不凡的智慧、胆量与眼光,堪称资本界的翘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主要角色。

对于中国的股民来说,这一类人令他们既满怀期望,又充满怨恨。几乎每一个炒股的人都希望能够与他们同进同退,但在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特别是在承受这些人带来的伤害时,期望便自然而然地转成了滔天怒气。如同英国小说家毛姆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两种矛盾的哲学的战斗中:道德的那一套和成功的那一套。”

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创造神话,并因此声名远播。然而在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原点之后,神话的主角又无一例外地身败名裂,其中一些背负了罪名的人,还要承受无数的仇恨与唾骂。

这一类人正是本文所要记述的对象,他们有一个很具江湖气质的名字:庄家。

在我的理解中,历史是由无数人创造的,但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在历史中留下名字。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短暂历史而言,庄家不是唯一留下显赫声名的人群,但每当听到“庄家”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内心都会为之一颤。

在股市,炒股没有捷径,就是老老实实把技术学踏实,多积累相关各个行业的知识面,数年之后一般会有小成,即使天资聪明没个七八十来年的功底,也难成为高手;即使有七八十来年功底,一般人也难成为高手。这就是股市的现实。也别说股市,难道人生不是如浮萍吗?股市里的颠簸只是将这些放大了点而已。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也永远没有踏空,每天都有涨停的股票,每天都有机会,能不能抓住在于能力,而能力来源于积累。这些都是现实的现实,炒股不能像做梦一样,不要天天妄想一步登天,上来就赚大把的钞票,那是不可能的。

学功夫,要先扎两年马步;学炒股,要先静心、学习、操练!一个刚练武的人说,光扎马步做不到高屋建瓴,成不了高手,换谁谁都觉得可笑的。炒股,只有技术做不到高屋建瓴,但没有技术别说高屋建瓴,连活着都没有可能。

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但希望还有这种思维的战友要不赶快离开股市,要不就沉下心学技术、积累知识面、独立思考、认真操练总结经验。否则,每天胡思乱想最终必然成为股市炮灰。

一位亏崩退市老股民的由衷之言:炒股就像吸毒!

股市的套路跟谎言

股市谎言之红五月

红五月有如下含义:红五月是个热情高涨的月份、同敌人搏斗的光辉月份。“红五月”这个名称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群众的高涨的热情,永远铭刻着群众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鼓舞着群众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英勇战斗!

不查不知道,原来这个词还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特征,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把“红五月”变成了股票在每年5月大涨的代名词。可能是从99年A股5·19科技股行情爆发后人们对于行情上涨的美好期盼吧,每年5月的时候都会叫嚣行情大涨。然而,自从99年5月股市是大涨的以外,这他么的哪一年5月是上涨的?扒扒历史,是不是还有个“5·30”半夜鸡叫?包括去年15年5月28日股市单日暴跌,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大家就不要再相信有什么红5月了,它和6月7月8月9月……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还是洗洗睡吧。可以这么说,自从1999年5·19行情以后,A股就没有过真正意义的红5月,每年股评家越是叫嚣,越是打脸打的疼,啪啪啪的打!

股市谎言之:资金大幅流入、流出

这条谎言是最具诱惑力、最容易让人上当的一个。众所周知,股票的上涨是由资金推动所致,那么,当股票出现资金大幅流入,价格自然也应大幅上涨。正常的逻辑是这样的。但主力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什么股,一般在资金大幅流入后的第二天都见顶回落了。有的人不淡定,看见资金流入就冲进去,这还等什么?抄家伙给我买!看哥明天怒抓涨停板!!!然而主力就送了他一件外套和被套,呵呵哒。

中石油流入0.1%的资金,可能是其他股票50%的换手率,如果你按资金流入金额进行排比的话,这他喵的有毛用?吃瓜群众们散了吧,神秘资金不管是流入还是流出,都不会让你轻易看到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象,都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如果股市是一个舞台的话,那么主力和庄家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并且还是穿着裸露的女演员,她们会竭尽其能的搔首弄姿,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不怕你看,就怕你不看,就怕你不关注,就怕你不上心。

股市谎言之:金九银十

金九银十,据传说最早来自于楼市,而且这时候人们的消费心理比较松动,容易构成一个相比于其他月份比较高的购买欲望,所以这两个月的消费额会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这就是“金九银十”的现象。并且,这个时间段恰逢中秋佳节与我们的国庆节,中国人喜欢过节,喜欢热闹,大盘可以不涨,但是你不能阻止泱泱股民节日幻想大涨的冲动吧?于是乎,就有了股市版“金九银十”的美好憧憬(跟红五月一样)。补一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一位亏崩退市老股民的由衷之言:炒股就像吸毒!

“红五月”和“金九银十”其实都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相反,每年的6月、7月以及11月和12月往往是容易上涨的月份,成功率蛮高,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历史。其实“金九银十”跟“红五月”一样,都不过是投资者盼望股市大涨的一厢情愿罢了。试想,如果大盘以大众的意志为转移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赚钱、人人都是股神啦!炒股与赌博的区别

什么是股票?它代表着上市公司的一份子。股票的诞生依赖于其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但股票一旦出生,脱离了母体,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完全领带母体了。一头母猪现价100元,把它分成100份股票出卖,每股应是一元。这一小学生都不会算错的题目在股市上就会走样了。假设将这头母猪注册成凤凰大集团,发行100股凤凰大集团的股票,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将这些股票上市,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会以什么价钱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钱的价格交易,因为股民会认为母猪会老,会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价位交易,因为他们也会想像到母猪每半年能生10只小猪,而小猪长大后又会生小猪,真是财源滚滚,永无止境!只要养这头母猪的张嫂,也就是凤凰大集团的张董事长,能说服股民们相信这头母猪的生育能力奇强,而她经营管理能力又是特高!凤凰大集团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无疑问,凤凰大集团的公司介绍上不会说只是一头母猪,它会告诉股民们集团从事的是“饲料购销、良种培育”之类挑战性的业务。

到底股价和股票所代表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的故事:两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鱼罐头,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高的价钱从对方手中买进这罐沙丁鱼,不断交易下来,双方都赚了不少钱。有一天,其中一位决定打开罐头看看,了解一下为什么一罐沙丁鱼要卖这么高的价钱?结果他发现这罐沙丁鱼是臭的。他以此指责对方卖假货。对方回答说:“谁要你打开的?这罐沙丁鱼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读者们如有耐心读完第七章,就会对股票及股价的特性有更深的了解。股票的迷惑性不在于股票所基于的价值,而在于它给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你时刻面临着行动选择。股市就像恒久的赌局,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股票永远在动,只要有人以较上个交易价更高的价钱买股票,股票价格就升了一点。相反,有人愿较上个交易价更低的价格卖股票,股价就跌一些。上上下下就如同波浪,看不到始,也看不到终。到赌场去赌钱,你知道何时赌局开始,因为庄家会告诉你该下注了。你也知道赌局何时结束,全部的牌一翻开,这个赌局就结束了。你很清楚输会输多少,你也知道赢会赢多少。在股市下注,你直接面对何时进场、何时等待、何时出场的决定。没有人告诉你进场的时间,每个决定都是那么的艰难,每个决定都没有定规。你不知这一注下去赢会赢多少?输会输多少?赌注的数额也必须由你决定。所有这些决定都是令人生畏的。你决定进场了,幸运地你有了利润,股价升了。你马上面对一个问题:够吗?你怎么知道股价的波动不会一波高过一波?不幸地股价跌破你的买价,你也面对一个问题:亏多少?更要命的是你不知道它是不是暂时下跌,很快就会反弹?如果最终有可能得到胜利,为什么现在要承认失败?在股市这恒久的赌局中,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这些决定。更重要的是,在股市上的这些选择,并不仅仅是脑子一转,而是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才能控制你所投资金的命运。不采取行动,你的赌注永远都在台面上。而“行动”二字对懒惰的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厌憎的字眼!

问问你自己喜欢做决定吗?喜欢独自为自己的决定负全部责任吗?对99%的人来说,答案都是否定的。股市这一恒久的赌局却要求你每时每刻都要做理性的决定且为决定的结果负全部的责任!这就淘汰了一大部分股民,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长期承担这样的心理压力。

这一恒久变动的股市还有一致命的特点:它能使你亏掉较预期多得多的钱。因为你什么都不做,也可能使亏损不断增加。在赌台,每场游戏你最多失去你下的注。你在下注之前就很清楚你准备失去这个数目。除非你在下一场赌局重新下注,你的亏损不会超出这个数目。在股市,它把你的下注拿走一些,又给回一些,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原先准备最多亏100元的,最终可能亏掉500元。因为股票游戏没有终止的时刻,没有人告诉你游戏结束了。它从不结束,除非股票停盘。

在赌场里,每场新的赌局都有新的开始,其结束也是自动的。胜负的结果基本是由概率决定的。你如果不想输钱,下一手不下注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动,本金就不会减少。

对坐在赌台上的赌徒来说,不下注是很困难的。因为新的赌局就是新的机会。你很少看到赌徒愿意错失新的机会。虽然不入场不容易,出场却很容易,无论赢或输,游戏结束时你也就自动离场了,你在理智上不需要做任何判断。

庄家博弈的软肋

庄家的某些优势有时候又有可能成为博弈战中致命的软肋。

1. 软肋之一:不能快进快出

资金雄厚、持仓量大是庄家的主要优势,也是庄家的弱点之一。因为持仓太重,船大难调头,要想成功兑现出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股价在走势过程中,庄家要玩弄很多花样,使用许多指标。但如果被散户投资者识破,不受他吹嘘的美好前景诱惑,不肯在远离股票价值的高位接过这最后一棒,庄家是无可奈何的。在这个时候,庄家被关在自己亲手制作的套子里,靠对倒维持股价,而聪明的散户早已将这个烫手的山芋甩给庄家,去享受丰厚的利润去了。

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庄家无法及时有效地避免损失,容易引起其他庄家的参与分享成果。在每波行情见顶之后,总会有一些庄家因操作失误而重仓被套。如果大盘处于极度弱势,则庄家的处境就更艰难。因为这时若一味将股价维持在高位,则控盘成本太高;若顺势将股价打至低位,又可能遭到其他庄家伏击从而丢掉部分低价筹码。可见庄家若想成功地运作于股市,其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2. 软肋之二:资金成本高

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结婚后,曾到奥地利的一所学校视察。拿破仑在对学校赞美之余,认为还有所欠缺,于是,决定赠送一些鲜花给这所学校。但是,由于季节的原因,当时还没有这些花。拿破仑承诺将在来年的春季再赠花给学校。此后,拿破仑因为陷入对俄战争的困境中,将这件事忘记了。

直到20世纪末,奥地利方面向法国索要当年承诺的鲜花,并说如果法国人不支付这笔鲜花的费用的话,就证明拿破仑言而无信。法国人怎么会因为区区一笔鲜花的费用,而让自己的皇帝背上失信的名声呢?当即答应一定会支付这笔费用,但是,等计算结果出来以后,法国人大吃一惊。原来,经过几百年的利滚利后,当年一笔微不足道的鲜花费用,如今已经超过了法国人全年的教育经费。无奈之余,法国人只好请求奥地利放弃催款,并承诺今后一定在教育事业方面尽力给奥地利提供帮助。

一笔鲜花的费用能演变成巨额资金,这就是时间成本的魅力所在。

庄家的资金虽然强大,但都是有时间成本的,而且绝大部分资金的利息是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的。这些资金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发挥强大的威力。但是,天长日久,庄家就不堪重负了。市场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长假来临前,都会有部分流动性强的主力资金撤出股市,这就是时间成本造成的结果。庄家的资金大多背负着沉重的利息负担,如果无法及时兑现出局,其压力之大可以想象。另外,庄家大多设置了庞大的咨询机构等组织,聘请了若干投资顾问和操盘手,并且要花相当大的代价去和各方搞好关系,并且每一次控盘动作都需要成本消耗。所有这些,都注定了庄家最后的毛利润要大大地打上一个折扣。

3. 软肋之三:技术面的痕迹

庄家在坐庄的整个过程中,庄家行为在股票走势图上都必然留下痕迹,一旦被市场投资者识破,就给市场投资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坐庄一定要拉抬股价,如果庄家不造市,就很难有高位派发的机会。但是,几次拉抬之后,聪明的股民就能从技术指标中观察到不寻常之处,即技术指标会显示出超买迹象。这会让散户们望而却步,庄家的最后一棒难以脱手,中小股民则因数量较小,可把包袱扔给庄家轻易脱身,而庄家对此毫无办法。

另外,如果上市公司不配合庄家,目标个股早已有别的庄家潜伏其中,这些都将增加庄家坐庄的难度。庄家投入资金多,如果股价没有足够的上升空间是赚不到钱的,庄家完成目标股的整个坐庄全流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较长的周期中,给散户提供了足够的赚钱机会。

一位亏崩退市老股民的由衷之言:炒股就像吸毒!

庄家是如何让散户亏钱的?

1、庄家从散户处赚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按部就班的出货、进货,不断低买高卖,实现盈利的。通过观察,庄家往往是先在低仓吸筹,等到吸筹差不多了,庄家借助外部政策和题材振兴等信息,通过快速拉升的方式让散户进来。这里说的散户是指大户、中户和小户,他们一般不具备最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机构。庄家通过快速买单,拉升股价,散户看见后,往往是很快进行跟风,从而使股价不断上升,当股价拉升的过程中,庄家在悄悄地出货,但是出货的力度要小于散户拉升的力度,散户不断地蜂拥而至,庄家逐渐地出货。当散户发现股价不在上涨,盘中变盘时,这时候庄家已经把货出的差不多了。已经持股的散户这个时候在疯狂般的出货,导致股价跳水股价下跌。散户基本上能卖的都卖了。当股价跌到底的时候,一般的散户还是不敢买,可是庄家有开始慢慢吸筹,当吸筹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快速吸筹,在拉动散户跟风,形成了新一轮的吸盘过程。

2、庄家炒股票也要获利,通过买、卖的差价获利。与散户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股票的走势和价格,也就是说散户获利是靠期待股价上涨,而庄家则是自己拉动股价上涨。所以,庄家炒作包括四部分:建仓、拉高、整理、出货。所谓的“洗盘”,多为吃货。一般是吃、拉、出三部曲。庄家建仓一般要选择股价较低时,而且希望越低越好,他恨不得砸两个板再买。所以,“拉高吃货”之类,以及股价已经创新高还说是吃货,等等,千万别信。吃货结束之后,一般会有一个急速的拉升过程。一旦一只股票开始大涨,它就脱离了安全区,随时都有出货的可能。所以我的中线推荐一律是在低位。当庄家认为出货时机未到时,就需要在高位进行横盘整理,一般是打个差价,散户容易误认为出货。庄家出货一般要做头部,头部的特点是成交量大,振幅大,除非赶上大盘做头,一般个股的头部时间都在1个月以上。

庄家设赌局要看的不是有没有人来赌,而是看来赌的人有没有钱,融资不断的增加时,藉由类股的轮动测试大家有没有钱,比如电子最强,传统产业也上来时,电子不跌,表示大家还有钱,不必换股,都可以使传统产业股涨起来,所以电子可以续攻,但是到了后面就不同了,金融和产业一涨,电子就跌,这表示散户必须卖股才能换股,这表示市场上已经没有更多的资金了,庄家经过如此测试之后,知道大家没钱了,赌客没钱了,当然庄家会慢慢的收摊,不玩了,庄家不玩了,就不会有大行情。融资的上升与否当然很重要,但是庄家会测试散户的余资水位,庄家测试的方法,你也要看得懂才行。

一位亏崩退市老股民的由衷之言:炒股就像吸毒!

传统的骗术揭秘

庄家总要在低位时骗投资者出局,高位时骗你追高。随股市的发展,庄家的骗术也不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下面就是股市中庄家较常见的一些传统的骗术:

1.骗术一:尾市拉高,真出假进

庄家利用收市前15分钟用大单放量拉高,做高收盘价,把K线图画好,以骗散户以为庄家拉高,大胆跟进做短差,第二天低开低走的走势必然让人后悔不已。这种操盘手法证明庄家实力较弱,手上资金不充足。

2.骗术二:高位盘整放巨量突破

这种突破十有八九是假突破,巨量一般以超过该股流通盘的10%为标准。为什么会放巨量?巨量是从哪里来的?股价在高位盘整突破上攻时,很明显巨量是急于离场的庄家和急于进场的跟风者共同成交的,庄家利用散户熟识的放量上攻骗散户介入。庄家高位出逃必须有人高位接货,如果庄家看好后市的话,他完全无必要放巨量,小幅放量就可以了,因此唯一的可能是庄家减磅出逃。所以在看盘时,一定要先看成交量。

3.骗术三:盘口委托单骗术

在三个买卖盘口上,当三个委买单都是大笔的买单,而三个委卖单都是小笔的卖单,一般人都会以为庄家吸货,反之则认为庄家出货,如果一切都那么清楚明白,庄家还能骗钱吗?庄家出货和吸货的手法和我们的想法正好相反,投资者可仔细观察。

4.骗术四:除过权的前期牛股放巨量上攻

这种情况大都是庄家出逃。高位时,庄家难以明目张胆出逃,除了权,股票的绝对价格低,散户的警惕性就降低了。庄家放量小幅拉高,便会有大量跟风盘跟进,这时庄家就可悄然出逃了,庄家不拉高很多,进场的没什么空间离场,未进场的觉得升幅不大可大胆跟进。庄家就是这样在散户的帮助下,把股票变成了利润。

赌场,主流机构和非主流的盈利模式一位亏崩退市老股民的由衷之言:炒股就像吸毒!

说这是个赌场,非常对,赌场里进行的是正负和游戏规则。上面说过,冤大头是国家而不是散户。但是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谁?就是这些所谓的私募基金。先看看所谓的私募基金是怎么出现的吧。

有这么一些人,做股票挣了钱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等等,如果言语冒犯了某些同志,请见谅。于是就开始为别人理财,想用杠杆多挣点,也许资金大了,觉得坐庄很容易,想自己做一把。

看看,他们已经开始走入误区了。在这个赌场里,你要挣钱,就要找到那个输钱给你的人,这就是盈利模式。

主流机构的盈利模式很稳定,就是赢国家的钱嘛。原来你跟着这些主流机构挖墙角,挣到了一些钱,你就误认为是自己厉害,要单干了,做私募了,你的灾难开始降临了。你也要找那个输钱给你的人,你以为他应该是那些散户。

庄家吃散户,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呵呵,全国散户就那么多,资金就那么大,好嘛,突然出现那么多庄家要吃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喂不饱啊。有些私募还是比较聪明的,继续跟着挖墙角,0048(中科创)之流。

而那些想单干的,以为学到主流机构的操作手法了,吸筹、拉高,很顺利,该出货了,怎么好像不一样了,出给谁啊?每天只有自己的单子在对敲,散户呢?散户在哪里?

所以去年灭了那么多私募,不知道他们痛定思痛之后,想明白没有,如果觉得是市场不好害了你,那下次你还要再被灭。

你在开始单干的时候,就决定了你必将灭亡。现在看到许多所谓的私募基金代言人,隔三差五的在那里写评论,说我们私募的动态如何,准备发动什么行情了,看来还是执迷不悟,还想吃散户?

所以大家注意了,如果你想跟庄,首先要搞明白你在这个食物链中的环节,你是愿意做帮凶,一齐挖墙角,还是愿意做人家的食物。为什么有的散户挣钱,有的亏钱,主要的原因不是水平高低,是他们在这个赌场中不自觉地站到了不同的位置。

该谈谈基金了。大家都知道基金黑幕,黑幕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基金充当了赌场中冤大头的角色。

这个角色本来是由国家充当的,但是当时封闭基金的性质决定了自身的命运,15、20年的封闭期,圈了钱相当于不用还,市场中的大鳄是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的。

当然基金当时的一些锁仓行为也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客观上也充当了一起挖墙角的角色。而且每年通过打新股的优势也分了不少红。

但基金的这点钱和庞大的国家资源比起来还是太渺小,因此他无法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这就决定了他净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动了。

当时我对做基金的朋友开玩笑说,买基金其实很简单,他从仓位轻到重的过程就是净值不断提高的过程,你就挑个仓位轻的,没什么重仓股的买进去,等他仓位重了后再出来就行了。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一开始的基金明星是“安字系”、“裕字系”,后来是“同字系”,再后来大家仓位都重了,也爆黑幕了,一个叫泰和的哥们因为没有黑幕仓位特别轻,结果他开始冒出来了,大手笔不断。解释一下,我所说的仓位不是一般的什么50%持仓,是指有没有重仓股。

后来发开放式了,这绝对是中国基金业的里程碑,也可以算证券市场的一个小里程碑。因为开放式,基金公司的人开始认真做基金了。

现在的开放式基金中存在着中国未来机构投资者的雏形,尽管希望还是很微小,但不能忽视。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基金已经从大家很不屑的一个冤大头,逐渐转变为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角色。

这次的反弹,主流板块大部分是基金在主导,而且他们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正在转型的机构的认同。我记得好像有一次某私募基金代言人撰稿大骂基金的手法耽误了行情的发展。

这已经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大家可以揣摩一下。在现在的基金公司里,我研究过几个,有机个在做数据分析,这种专业化也就是我觉得的希望所在。

同时基金公司的分化,也在告示我们选择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甚至一些基金经理如果不看材料,让他把这个基金的招股书给你讲一遍,恐怕都很难,因为许多基金都是糊弄事,研发部弄出一堆名词,基金经理并不了解他。

技术分析

我对技术分析的看法是,一对我没用,二如果沉迷其中就成不了大器。

我不能说技术分析没用,这样太托大了,大的道理我也不想说太多,就举一个例子,说一说技术分析的主流之一形态分析。我刚入行的时候,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觉得技术分析神奇有效,值得好好学习,而且也乐此不疲,如饥似渴。

后来有一次,我们在讨论一个股票,从a点要拉到b点,怎么个走法。然后我就在纸上画了许多可能性。

画着画着,我觉得无论我怎么画,最后一笔总要画到b点,而且看看我画好的几幅图,什么旗型突破,楔型突破,三角整理突破,上升通道,箱形整理突破,或者往下做个双底再突破,等等,都被我画出来了。

怎么都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图形啊?至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形态分析里的各种形态都没错,凡是上涨的股票都会走出其中一种形态来。但是哪个是本?哪个是标呢?

不是因为走出这样的形态才使股价从a点到b点,而是因为股价必然会从a点到b点,然后其运动轨迹出现经典形态。形态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而想通过形态分析,得出股价会从a点到b点,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实际上效果也不好。效果好的时候是因为你正好碰上了。

其实很多评价技术分析的文章都谈过这个问题,我只不过是说一个实际的例子,现身说法。形态分析是如此,那波浪理论呢,太高深了,不敢评论。

其实我想告诉一些年轻朋友的是,如果你把投资当作一项事业,那沉迷于技术分析是成不了大器的。

经过严格的技术分析训练,我相信你会变得敏感,对细节把握很好,但无论你怎么去缩小k线,或者换成周线、月线、年线,你都无法跳出其中的起起伏伏,以更大的气魄和眼光去看市场。

你对技术分析运用的越纯熟,你对投资的认识越接近自身的局限,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匠”,但成不了“师”。

这说的还是好的情况,糟糕的情况就是你浸淫几年后,脑袋里越来越迷糊,最终被市场淘汰,你最后发出的感叹是,我不适合做股票。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修养,什么书都看,一天看2本,看了就扔,用最宏观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对,是看宇宙,这样你就能开始真正的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