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4年,王兴终于要把一家企业带到上市了。6月22日,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港股将迎来近十年来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昨天(6月25日),美团点评招股书正式被披露出来。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有资料指出,截至2017年底,美团整体收入339亿,经调整净亏损28亿元, 2017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亿元,短期理财258亿。美团最新一轮融资是2010年10月,当时对外公布融资额为40亿美元,估值300亿美元,由腾讯领投。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腾讯为第一大股东 王兴身价有望达7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当下美团点评的最大股东为腾讯,持股20.14%,王兴个人持股11.44%,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穆荣均持股2.5%,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持股0.7%,红杉资本持股11%。有趣的是,当前阿里巴巴仍持有美团点评股份1.48%。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次IPO美团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60亿美元资金,若以此计算,美团目前总股本约50亿股,每股股价有望达到12美元。那么,美团创始人王兴身家有望达到70亿美元。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现在是上市的好时机么?

2018年1月,恒生指数成功冲上了新的历史新高33484点,突破了之前在2008年创下的历史高点,2017年全年涨幅超过30%,成为当年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指数。

大浪潮时,科技公司的估值及上市后的市值往往能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2017年底推动了港交所成立25年来最大的变革,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允许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新的上市制度在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此时赴港上市,正可谓集天时地利。

有分析指出,港股的资金量相对小,上市的独角兽越来越多的话,越到后面融到的资金越有限。所以赶在前面上,估值明显会高于后面。另一方面,现在香港市场上比较缺新经济公司,先上所受追捧比较多,之后投资人会出现审美疲劳。

目前,小米、腾讯音乐集团、同程艺龙等均在赴港上市途中,而资本市场流动盘子有限,在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下,加快上市步伐,进行资金争夺,也许是美团最好的选择。

王兴或许也看到这些变化,在不同阶段回答关于上市的问题时,口越来越松,他的回答从起初“上市我认为是公司发展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事情”到“上市不会是我们最主要目标”,再到去年变为“如果我们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美团在上一轮的融资已到40亿美元金额,300亿美元估值,如此庞大的体量给从一级市场找钱增加难度。而美团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强,从拉手变为饿了么、携程,再到现在的劲敌滴滴,而且势必还将在新零售领域和阿里正面较量。无论是外卖还是出行、新零售,都是持续性的高投入业务,大战之下必须补充弹药。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美团的扩张困境:八面树敌,危机四伏

2015年、2016年、2017年,美团经营收入分别为40亿元、130亿、339亿,增长率为225%和160%。经调整的利润亏损分别为59亿元、53亿和28亿。

王兴创业13年,经历校内、饭否网等社交领域的失败创业后,于2010年创办美团。到今年,则是美团抗战的第八年。

前几年,他对上市并无兴趣。而在今年,他则称这几年一直致力于让美团可以随时IPO。其言论的前后不一,并非是故意制造的话术烟雾弹,更像是形势所逼,不得已为之。

虎嗅研究总监Eastland曾推测过美团迟迟不上市的原因。根据中远期估值,他把企业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猪,预计上市时市值10亿美元到50亿美元之间,上市几年后有望达到100亿美元左右;第二类是大象,预计上市时市值超过150亿美元,上市几年后有望达到500亿美元甚至800亿美元;第三类是恐龙,目前只有AT。

王兴认为美团是第三类:“美团有机会成为A、T一个量级的公司,因为我们创造的价值足够多,餐饮、旅游、到店综合品类每个领域都可以值几百亿美元。但需要的时间不短,至少五到十年吧。”

但无论是王兴还是背后的资本都等不了再一个五年十年,甚至等不了一年。这些年,美团的业务范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外卖,酒旅,到店餐饮,打车,收购摩拜,布局线下生鲜,这个公司的发展好像没有边界。

王兴围绕服务的核心,在不停地扩张,不停地出击。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美团如今拥有的外卖,酒旅,到店餐饮,打车四大业务中,外卖是估值中最重要的支撑。2017年美团点评交易额达到3600亿元,美团外卖交易额为1710亿元。这意味着外卖业务占美团点评整体交易额达到47.5%。在酒店旅游方面,今年3月美团酒店以2270万的单月间夜量(单月酒店房间出租率)首次超过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

但无论是外卖,酒旅还是打车,业内都有强劲的对手参与竞争,团购、外卖面临阿里系的对抗,出行则面临滴滴的缠斗,酒旅则面临携程的攻击。高压战争下,迫切需要弹药。

而国内知名的投资方基本都已经投过了美团,王兴又是个想要把控制权攥在自己手中的人,如果美团未来一年还要继续这样补贴烧钱的话,资金将会用尽,但短期内又看不到别的玩法。上市似乎是眼前补足现金流唯一的出路。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还在亏钱,美团何时盈利?

进入二级市场后,第一个摆在美团面前的是盈利问题。

美团的招股书称,美团是一家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但它主打服务,又跟以实物交易为主的京东电商不同。2017年,京东的成交额为1.29万亿元,营收3000多亿元,利润50亿元。京东目前市值580亿美元。而2017年,美团的交易额为3570亿元,与京东有较大差距。京东市值580亿美元是建立在盈利基础之上,而美团的600亿美元估值之背景,依旧是亏损。

美团2017财年总营收为人民币340亿元(约合52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约合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

美团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它多线作战,无边界扩张;另一方面各个业务线均有强有力地对手,即便大手笔投入,也难以看到胜负终局。因此亏损一度被媒体认为是美团IPO的最大障碍。

美团何时有盈利的可能?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美团的主要业务外卖,营收贡献超过六成。外卖,成为美团决胜的关键点,但压力颇大。财经杂志此前报道,在今年4月份,美团在营收方面到店综合营收最高,到店餐饮次之,之后是酒店旅游,而外卖则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较大。而且从目前看,美团与饿了么之间的战争并未结束。

有外卖从业者认为,如果外卖补贴大战结束,那这一行业的利润非常可观。佣金可以从现在的5%-10%提高到25%-30%,物流从现在的4元-5元上涨到8元,广告位展示目前还没有。他预计最少一单赚2元-3元,按一天行业峰值3000万单计算,可以日进6000万元。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美团要学习亚马逊,在高效率、大规模的基础上维持低毛利,让竞争对手失去生存空间。“能活下来的低毛利的大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城河。”他预计美团外卖日单量达3000万单时,每单实现盈亏平衡。

美团“8年抗战”终上市!亏损28亿,如何撑起600亿美元估值?

附美团业务部分数据 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头部用户年交易98笔

招股书显示,2017年美团的交易用户数达到3.1亿。自2015年至2016年,美团交易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从10.4笔提升至12.9笔,2017年这一数值高达18.8笔,交易笔数三年增长超80%。其中,按交易次数排名前10%的头部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达到了98笔。

餐饮外卖年交易金额高达1710亿元 位居全球第一

据艾瑞报告,2017年美团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餐饮外卖年交易金额高达1710亿元。美团餐饮外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又增至59.1%。招股书显示,2018年美团单日外卖交易笔数超过2100万笔,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跃配送骑手数量达53.1万人。

近年来中国食品零售和服务行业快速发展,2017年行业规模约为8.7万亿元,线上渗透率为13.4%;据艾瑞报告,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约14.1万亿元,线上渗透率达29.5%。餐饮外卖属于食品服务业电子商务,预计未来餐饮外卖行业将大幅增长,美团餐饮外卖也将继续受益于行业红利。

营业收入三年增长超七倍 财务数据持续向好

随着餐饮外卖、到店餐饮、酒旅等业务的发展,通过佣金、在线营销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和销售收入,美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营业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别实现40亿元、130亿元、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长超过七倍。

和此前港股上市的小米、美图等公司一样,美团也存在由于过往融资发给股东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增加而带来的“非经营性亏损”。因此在排除以上相关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经调整亏损净额”更具有价值。据招股书显示,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持续收窄,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与此同时,美团一直拥有稳健的现金储备。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计452亿元,为美团各项业务及新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