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扎尕那,一路都在憋窄的峡谷里穿行,几次让我们误以为到达目的地,因为前方再无来路可寻,可每每看到峡谷已被封堵无路,再走几步,走到山的跟前,山又嗖地闪开一条缝隙,出现峰回路转,别有洞天,这就是传说中扎尕那的石门。

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发现这片天地的,或者是里面的人,是如何走出来的,还有那个洛克,是跟随谁的脚步,找到了这片与世隔绝的家园。

相信大多爱好旅行的人,对这个叫洛克的人,都不会陌生,早在九十年前,这位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跋涉在中国西南与西北的崇山峻岭之间,与土司、喇嘛结交,与土匪周旋。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在游历期间,洛克通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大量的照片与文字记录,将丽江、大理、木里等等推向了世界,将这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展示在世人面前,也为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1925年8月2日这天,扎尕那的山坡上,洛克一边吹着风,一边在日记中写道:“我坐在一个狭窄而低矮的山脊上,背靠着一棵云杉。我能瞥到栖息在山坡上的寺庙和屹立在寺庙之上的石灰岩峭壁。这里有绝对的自由,一个未经矫饰和污染的国度,这里和附近方圆千里的地方从未响起过汽车的喇叭声。我为这荒原而生,也愿在这里度过晚年。”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环抱我们的景色,与九十年前洛克站在帐篷外的所见,并无太多不同。

如洛克的文字描绘那样:“靠山边栖息着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庄,房子挨着房子,还有小麦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这些的后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郁郁葱葱的云杉和冷杉布满峡谷和坡地。”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在这片山水间,洛克至少发现了十种不同类别的云杉树,而中国全部的云杉,也只有十七种。

以至于洛克震惊写道:“这里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这里的峡谷由千百条重重叠叠的山谷组成,这些横向的山谷像旺藏寺沟、麻牙沟、阿夏沟、多儿沟以及几条需要几天路程的山谷孕育着无人知晓的广袤森林,就像伊甸园一样,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听着听着就痴了,看着看着就醉了,缓过神来去看当天当值的麦田大厨做饭。

蓝天空、青藤、罗罗几个人呆在营地,看云起云散,鹰飞鹰舞。坐在灿烂的阳光里,感爱时间的流逝,与刘师博一起,谈起家人,感受那满满的幸福,在这静谧小村体会充盈时光里,那些岁月的芳香。

整个村子一片宁静,所有的人,都为夜晚的节日狂欢做准备去了。

青稞在屋子旁的地里,迎风舞动;鸡咯咯的叫着,召唤着主人的奖赏;牛悠长的声音,在森林里回荡;间或孩子们的笑声,与山顶的鹰低回盘旋的身影,一起跌落;天上的云,自娱自乐的变幻着,太阳暖暖的照着。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傍晚,天边忽然飘起了雨,云层被拉开又合上,不过只一小会,阳光又游弋在大山之中,调皮的阳光一会照着森林,一会照在扎尕那的石壁,天空中还挂起了绚丽的彩虹。

奇幻的景色,着实让刚上高原的孩子与大人们,兴奋了好一阵。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扎尕那,洛克心里的亚当夏娃诞生地

行者绿豆/摄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扎尕那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行者绿豆 发布:2019.06.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