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啥意思呢?君子的遗风,影响五代以后就中断,小人的遗风,五代以后传统中断。我没有能够作孔子的门徒,但我却遵照孔子的善道教诲为学行事 。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被尊称为"亚圣",然后呢?然后他就被孔老师啪啪打脸,稍后再谈。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百科上说孟子应该是中国史上最大的预言家,

圣人之言,可以为富不过五和王朝更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还说孟子应该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预言者。

中国历代也多衰亡于第五代统治者,这是历史的安排,不可违抗的宿命。

这一规律也成了中国王朝更迭的咒语。

这一规律说明的是人间富贵贫贱的更替潜规则,

五世也好,三代也好,也许这是一种自然的调节,自然的公正。

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来看看孟子这个战国学着一句话给他们了啥教训:为什么富者不能恒富?富贵人家之所以会出败家子,我以为原因有四:骄横、奢侈、荒淫、放荡四种恶习。好么,屁民都知道啊,还用得着你考证半天,借用圣人,这世上真有圣人?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一个有本事的君子,得了个好位子,挣了一大份家业,想把他千秋万代的传下去。但五世而斩 。 老百姓的说法更加令人扫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看来屁民比不上君子,家业经不起折腾,不似君子,可以让骄奢淫逸多飞一会儿,听说网文小说有句装逼的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穷小子有志气,努力奋斗!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其实这些高调和赞扬,他们只是说给民众听,让民众遵守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口是心非之徒,就像一首几乎人人都会背的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因此获得“悯农诗人”的称号,事实上他当上官后生活更加奢侈,他特别爱吃鸡舌,为此一餐要杀300多只活鸡。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古人热衷功名,聊斋作者蒲松龄科考一辈子终于混个童生,范进闻听中举,欢喜的疯了,都是一个官字闹得,出来混慢慢就懂了,没有权势的富贵不保险,也不长久,好似浮萍,尤忌风雨。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名满天下,成为富不过五的最经典的范例,四大家看来还是混的不行,比起孔家简直弱爆了,孔府创始人就是被很多人尊崇的孔子,孔丘先生,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东方圣城曲阜市,是孔子后代世袭衍圣公居住的府第。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孔府门头 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两旁明柱上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相传是清人纪晓岚的手书。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少了一点,,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这衍圣公府不是一般世袭公爵的府第,历代衍圣公天生的一品大员,班列文官之首,这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种花家没有那个朝代能延续上千年,皇帝宝座也被大家轮流着坐了个遍,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赵钱孙李,不知多少家族在朝代更迭中湮灭式微,孔圣人家族却稳坐钓鱼台,其间必有口耳相传的大道存焉!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封建奴隶社会的帝王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独尊儒术乃帝王们的不二之选,而儒家挟皇命号令江湖,诸子百家莫敢不从,孔丘先生子子孙孙自然为衍圣公,曲阜孔家,种花第一贵姓,第一贵府水到渠成,王侯将相真有种也。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看来是错误的,夫子之泽绵延几千年,承露传衍无穷尽,是绝无仅有的世界第一大奇迹,圣裔们繁殖的这么多,鲁迅先生说:“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其实地球第一种马,成吉思汗也会羞惭无地。真让我辈虔诚膜拜。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从宋代开始,国家就封赏给孔府田地,这些田地的收入,主要用于祭祀孔子,所以叫做祭田。之后,历代皇帝又不断拨给孔府祭田,到清朝雍正年间,孔府的祭田已经达到六十四万五千亩,有耕种祭田和私田的佃户十几万人。范围遍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五个省三十多个州县。有这么巨大的收入,而孔府是不负担国家徭役赋税的。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孔府平日里就财富六车威震乡里,广大劳苦百姓为了这些优惠政策,无不献地献女,为奴为仆,改姓为孔以求沾得衍圣公之圣恩,这些庙户、佃雇、人役不可数计,圣城曲阜知县,均系孔氏世职,听命于衍圣公府。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衍圣公府对待佃户还不及农人对待自家的牲口,最让人嗤笑的是,掌握了衍圣公府权力的孔家人,对待血脉疏远的族人同样没有亲亲之情,不仅拿着朝廷赏赐的祭田收入发放高利贷,还强迫还不起高利贷的族人出卖田宅子女还债。不必去翻衍圣公府的丑闻了,种花家自古就好为尊者讳,口口声声把仁义挂在嘴边的圣人血脉,私下里丑恶不堪。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孔丘先生曾讲过“华夷之辨”,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非也!孔府后人实乃国际主义战士,多次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配合杀入中原的外夷,跪唱征服,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宋元明清交替衍圣公中最具与时俱进顺应大势,宋明朝廷待圣裔着实不薄,朱元璋称帝伊始,就赐给孔府祭田六十万亩,还让孔府衍圣公位列朝班文臣之首,后来加官最尊显的三公,那一代的衍圣公高瞻远瞩,眼见大势已去,先后投诚诚李自成,满清,不知道民族气节何在,连屁民的知恩图报都没有,怕是连汪精卫,吴三桂之流的也要佩服的五体投地!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嘉定十日,扬州三屠,其时江南百姓正在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做殊死斗争,衍圣公已经摇身一变,做我大清儒教大宗师啦。其后就不提了,袁世凯复辟,溥仪复辟,讲该死,衍圣公们都不胜欣喜若狂之真情,小日本侵华,圣裔也是诗兴大发,鼓吹中日同文同种,奴态令人作呕。

亚圣惨遭打脸:五世而斩定律的破灭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是真理,时间在变化,社会也在进步,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连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无法解释人类太多的疑团,用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待古人经典才是正途,理论需要不断完善,科学绝对不会局限于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