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恩来为何解散总理办公室

周总理

1965年,在新的国务院建制中,总理办公室突然消失了!

总理办公室最多时近20人

新中国一成立,政府总理和所有的副总理几乎都处于“日理万机”当中。为此中央决定建立总理办公室。总理办公室直属于政务院(1954年9月改为国务院),下设综合组、财经组、外事组、秘书组、行政组。服务的对象是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几位副总理以及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956年,达到近20人。办公室这些人都叫总理办公室秘书,那时还不叫总理秘书,因为他们还要负责陈云、陈毅和习仲勋三位副总理交办的事。

因为办公地点就在西花厅,所以总理办公室常被人简称为“西花厅”,秘书们还把西花厅称为“家”,比如“家里来电话了”或“叫你马上回家”。这个家里的成员真正是来自五湖四海。

周恩来与秘书们在工作上都是直线联系。由于一国总理日理万机,周恩来的秘书们也是最忙的。每天总理办公室收到各部门、地方的请示报告、文件资料、情况简报、统计报表等不计其数。

毛泽东:搞那么多秘书干什么

毛泽东批评“反冒进”以后,1957年底,总理办公室进行了第一次大的精简,近一半的人员调出去支援各条战线,留下包括正副主任在内的9位秘书,分别负责联系国务院各口的工作。从这时起,总理办公室不再分管其他副总理的日常事务,专为周恩来总理服务。总理办公室主任原来是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兼任,到1958年开始精简人时,就把统战部秘书长童小鹏调回总理身边任总理办公室主任,由许明任副主任。秘书的人数由20余人减至10余人,并且要继续减。

总理办公室的第二次精简发生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当时,一位领导同志的两个秘书在外事工作上出现失误,耽误了大事。事情反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生气了,就说了一句话:“秘书太多会误事。”

周恩来的经济秘书李岩后来回忆,总理一听这话当即决定精简秘书。

就在决定精简的期间,一次毛泽东在与周恩来谈话时,半开玩笑地说:“你搞那么多秘书干什么?让秘书牵着鼻子走。”总理回来便作出决定:撤销总理办公室。

周恩来内心也很矛盾

1964年底,周恩来让办公室负责人通知各位秘书开会准备善后事项。当时办公室副主任许明通知了在京外工作的秘书。秘书们都感觉到,总理办公室的撤销,速度太快了。

1964年12月15日,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还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五部分,这部分的题目叫《机关革命化》。他说,主席经常跟我讲,你那个办公室搞那么多秘书干什么?我现在想通了,要跟周荣鑫(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合并。合并不是假的,原来的那些秘书有的退回外交部,有的退回总参。我现在有12个人,六七个人下乡,还剩一半,还不行,要作个彻底革命派,把那个办公室不要了。

可以说,这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宣布总理办公室要取消的决定。1965年1月4日闭幕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有关的决议,总理办公室便从此在国务院的建制中完全取消了。

总理办公室撤销,改称总理值班室,只剩了6个秘书。但总理的工作还是那么多,秘书也更忙了。凑合一段时间,实在忙不过来,各部委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小组或办公室,专门与总理联系,向总理负责。(来源|《读者报》)

1965年,周恩来为何解散总理办公室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