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萧平章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虽然他是路原的儿子,在路原走了弯路,悔悟自尽之后,被长林王萧庭生带回府中,视为己出。路原当年的身份不好推断,毕竟能进掖幽庭的,都是和后宫有一定关联或是朝廷获罪人家的孩子,但从路原天生的武人体格以及萧平章不俗的气质可以看出,路原并非等闲人家的孩子。

路原作为从掖幽庭中被释放的罪奴,又是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从后来庭生所受到厚待,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他和林深弟弟都是沾了萧庭生的光,才被梅长苏救出掖幽庭的。他像先生梅长苏承诺过,一定会善待庭生和林深,好好照顾这两个兄弟。毕竟一起在掖幽庭吃苦受罪,又一起被释放,情义不同寻常。

至于当年路原和莱阳王所犯之事,剧中一直说的很隐晦。要知道莱阳王是靖王萧景琰嫡出的二皇子,被萧景琰亲自下令处死,想来也不仅仅是贪污军饷,极可能有更大的企图。毕竟当时的皇长子体弱多病,且宅心仁厚没有帝王的霸气外露,二皇子觊觎太子之位,也是有可能的。路原一时蒙蔽心智,跟随莱阳王,让人唏嘘。

长林王府当时在大梁算得上位高权重,皇帝对庭生哥哥极为信任,庭生也一直带领长林军力保大梁边境的安稳。萧平章被庭生立为长林世子,在大梁朝堂,在整个长林军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外戚荀白水仗着自己的妹妹是大梁皇后,处处以长林王权势过重,拉拢朝臣打压长林军,甚至荀皇后还和濮阳缨联手,共同对付萧庭生一家。

濮阳缨是夜秦国之人,当年夜秦因为瘟疫灭国,大梁为了自保封了官道,为此濮阳缨潜伏大梁的目的就是挑起内乱制造瘟疫让大梁也灭国。荀白水为人小心谨慎,荀皇后自私阴险,再加上濮阳缨心怀叵测,长林王府时时刻刻都处于风口浪尖,却又看不见明处的敌人。全靠萧平章机智应对,往往化解危机于无形。

萧庭生生性耿直,虽然受教于梅长苏,心怀天下,气度超人,但是和年轻时候的靖王萧景琰一样,也和他的父皇萧景禹一样,宁折不弯。这种方法只能对君子,无法应对荀白水,荀皇后这样的小人和濮阳缨这样的阴诡之人。而那时萧庭生的儿子萧平旌太小,又常年猫在琅琊阁,不爱参与政治,所以萧平章成为了唯一可以游刃有余应对时局之人。

萧平章虽然懂得变通,既可以征战沙场,又可以应对朝堂及后宫的种种刁难,但是无论是对皇帝,对太子,还是对自己的父亲萧庭生,包括自己的弟弟萧平旌,他都在竭尽全力地追求完美,所以作为他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全剧中活得最辛苦的一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