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子宜

说到青春剧,刘昊然与谭松韵主演的《最好的我们》、张新成与李兰迪主演的《你好,旧时光》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原著作者八月长安与其创作的“振华系列”也在该题材受众群心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然而,最新播出的“振华三部曲”最终章《暗恋橘生淮南》却意外的失利了。

6月10日,改编自八月长安小说《橘生淮南·暗恋》,由朱颜曼滋、赵顺然领衔主演的网剧《暗恋橘生淮南》(以下简称《暗恋》)正式上线,作为一部在2017年便正式杀青的作品,《暗恋》可谓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此前就有不少观众调侃道:“电视剧版本的《暗恋》都已经杀青了,网剧《暗恋》的播出好像依旧遥遥无期。”

不过调侃归调侃,网剧《暗恋》官宣定档之后,小说原著粉与“振华系列”的观众粉还是摩拳擦掌地做好了追剧准备。毕竟前两部“振华系列”:《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网剧《暗恋》中,原著作者八月长安不仅担任总编剧,还担任该剧的联合导演,粉丝的期望值可想而知。

然而,就在大部分人觉得网剧《暗恋》不会差的时候,开播之后的《暗恋》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吐槽。

选角成为了最大的槽点

网剧《暗恋》主要讲述了一场关于暗恋的故事,主人公洛枳从高中时期起便开始注意同校的学霸盛淮南,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将这份感情宣之于口。目前,腾讯视频VIP一共能够看八集,许多观众看完之后最大的反馈是选角不行,“看到赵顺然的盛淮南,我觉得这场暗恋并不会发生,与此同时,我还是比较喜欢电视剧版《最好的我们》中的洛枳。”

诸如此类的吐槽一个接着一个,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最好的我们》中的洛枳,是耿耿眼中的洛枳,原著小说《暗恋》里面的洛枳本来就是一个长相很平凡的女生,朱颜曼滋还是挺合适的。而且这部作品,原著作者也参与其中,想来这个选角她也是有一定建议的吧。”

的确,说到选角,每个人看完原著之后都会有个人的想法,这是一个难以完美调和的因素。但是刨除这个槽点之外,仅从《暗恋》这部剧本身出发,缺点还是挺明显的。

首先就是演员的配音,也许是因为配音环境的限制,网剧《暗恋》中演员的声音与演员所处的环境有时候会显得不太贴合,让观众有一种空间错乱感;与此同时,演员进行配音的时候,在重现情绪方面差了点意思。众所周知,脱离了角色之后想要再复刻当时的情绪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讲更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网剧《暗恋》的部分场景中,常常会有演员声音情绪与表情情绪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穿插在作品中,常常会让观众还没有入戏就出戏了,部分观众表示:“演员的配音真的太奇怪了,让人完全没有代入感,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那个情境。”

其次,对故事的呈现结果,不少观众也觉得不尽如人意。据了解,原著小说讲述了一场暗恋,为了表现这场暗恋,小说中有许多女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在影视化的时候,这些心理活动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出现,虽然是为了贴合原著,但是这样的呈现方式令许多网友接受不了,“就感觉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像是影视剧,反而很像学生拍摄的微电影。”

除此之外,作品中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让人时间线错乱的场景出现,例如2006年的社团招新中,动漫社成员cosplay的却是2016年才出现的游戏《阴阳师》里的“萤草”, 虽说这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但也正因为这类镜头地叠加,直接将观众拦在了“入戏”这道门槛之外。

(网剧《暗恋橘生淮南》剧情截图)

是好编剧,不代表是好导演

看到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少网友疑问非常,“之前好多作者参与自己作品影视化的时候,效果都还不错啊,为啥这部会这样呢?”

的确,众所周知2018年播出的大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就是由原著作者电线担任总编审,当时电视剧播出之后不少原著粉纷纷表示:“真的很符合原著了,一些情节的变动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还有2015年的爆款剧《琅琊榜》,也是由原著小说作者海宴担任编剧,在剧情上,无论是原著粉亦或是观众都对其赞不绝口。

然而当原著作者开始参与导演工作的时候,最终结果就没那么乐观了。

例如,梁朝伟主演的电影《摆渡人》。据了解,《摆渡人》是张嘉佳收录于短片小说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篇短片小说,张嘉佳不仅担任了影片的编剧,还担任了影片的导演,虽然该片邀请到王家卫担任监制,但是影片上映之后却差评不断,最终电影豆瓣评分4,观众直言:“这样的卡司,最终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同样的,由原著作者落落担任编剧与导演,讲述年届三十的白领女性盛如曦在寻找真爱的过程中遇到了年轻的新同事马赛的电影《剩者为王》,上映之后也遭到不少观众的吐槽,观众认为:“电影线索零碎,导演把控故事的能力实在太差,除了台词,影片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了解故事并不代表会用影像讲故事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是原著作者,在用影像讲述自己的作品时,也没有那么的得心应手。而造成这个结果最大的原因是:文字讲述故事与影像讲述故事是两件事。

小说作品依赖最多的是文字,寥寥几笔,就能够让读者得到一定量的信息,其余的只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构建就可以了。至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走向,角色的成长这些东西其实都能够用文字去传达。

但是影像呈现故事则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它在营造环境的时候,就不是随便几个镜头就能成功的。就以《暗恋》为例,故事的开头是在2006年,如何去让观众信服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这绝对不是字幕中提出这个时间背景就能够办到的,它需要用场景、用服饰、用道具等配置去将“2006年”呈现出来;

其次,则是角色的情绪。当作者运用文字的时候,他可以完全控制角色的情绪,但是演员在演绎这个情绪的时候,旁观者即使能够给到意见,也无法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即使是成熟的导演面对部分演员都只有慢慢去调整,去寻找。放到完全不懂导演工作的作者身上,这基本上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讲述故事的方式,文字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连接词进行剧情转换,或者直接另开一章进行剧情转换,但是这样的转换方式放到影视作品身上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观众会觉得有些作品线索凌乱,剪辑差劲,故事破碎……

除此之外,还有美术、运镜、灯光这些,可能连专业的年轻导演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部分,对于一个“跨界导演”来说,难度更甚。而且,因为作者本身更多的是从事文字工作,所以部分作家在执导作品的时候容易过度依赖文字,将更多的东西放到台词上面,虽然这样的确会让台词成为一个亮点,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台词方面罢了,毕竟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小说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故事讲好。

原著作者参与小说的影视化,或许能够最大化的还原原著故事的精髓,但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合适的人去做适合的事情,才能够得到效果最优化。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