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欧洲版画艺术展6月15日开展


印记·欧洲版画艺术展将于6月15日下午2:30,在位于崂山区山东头路38号中天大厦1楼的中天美术馆拉开帷幕。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5日,为期一个月。感兴趣的市民,届时可前往观展。

据了解,“欧洲版画艺术展”由北京融艺术基金会提供全部收藏展品,是融艺术在青岛的首次艺术品交流展。据策展人谭鲁介绍,这次欧洲版画艺术大展涵盖了18、19、20世纪欧洲经典版画原版作品,大都是依循艺术史上著名大师的绘画而制作。汇聚了达芬奇、拉斐尔、提香、丢勒、鲁本斯、伦勃朗、梅松尼埃、安格尔、阿德马.达德玛、透纳等艺术大师们经典作品的版画,展品中除了铜版画,还有部分钢版画和木版画作品。

本次展览作品,整体展示了当时欧洲版画的艺术高度与艺术家对版画艺术的探索,画面灵动舒展,很好地诠释了版画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次展览的版画作品保存完好,无论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很难得。

据了解,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早期的铜版画被称之为“线”的艺术,德国画家丢勒以精湛的铜版画技巧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使铜版画从复制领域分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随后又经过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惠斯勒等绘画大师的承传和参与,确立了铜版画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铜版画艺术也因典雅、庄重和固有的品质特征被推崇为名贵的艺术品类。

经过从复制版画到创作版画,从刻版到腐蚀,欧洲版画无论在艺术、技术还是观念上都经过了反复的沉淀、突破和创新。“目前欧洲版画在创作上还是与当代美术的观念保持一致,版画家们在继续研究技术与材料变化的同时,也更多地探索如何通过版画语言来传递自己的艺术观念。

欧洲的版画发展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工坊体制的完善,这有效地促进了欧洲版画的发展。由于工坊的存在,很多大师才有条件使用版画这一特殊的媒介,工坊的良好传承才催生了专业版画家。这套版画的制作体系包括完善的技师系统和合作系统。中国版画发展却一直没有这样完善的制作体系,艺术家们往往将做版的活儿全部包揽,这样既缺乏合作,也不容易走出自己的天地。

近年来,国际版画市场基本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在拍卖交易中,仍然是一些大师的作品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市场反响。版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品位,它的制作感和多样性、丰富的表现力,有序的理性思维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构成了现代版画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