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其主持生涯。1996年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1998年因主持《相约星期六》受到观众关注,开始小有名气。1999年到上海卫视任节目主持人。2002年走进央视先后主持《魅力12》、《欢乐中国行》、《我要上春晚》等多档栏目,并凭借大方亲和的主持风格获得观众喜爱。2004年因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使其事业脚步稳步前进。2005年,颇具黑马气质的董卿首次亮相央视春晚,随即被观众所熟知。此后,连续十三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2017年11月,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董卿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她从未停止过努力

同年12月,获“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片人奖。

银幕上,从来缺的不是美貌,不是富有,不是聪明,也不是情商,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董卿?太多人抢着叫她“董老师”“卿姐”,太多人抢着求她:“你来吧,这个节目需要你。”但她的心中,隐隐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循着套路,还是因为激情和热爱?”“你敢不敢停下来,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痛定思痛之后,她真的停下来,把过去的一切清零,开拓新的自己。她向央视台里办了手续,停下了手里所有的工作,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也不是没有害怕过。她说,那段时间,她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情绪不好的时候,她连凳子都坐不住,非要坐在地上才最踏实。她觉得恐慌,因为她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自己会得到什么。做学生,对她而言,是全新的开始。离开了驾轻就熟的岗位,离开了从不为柴米油盐发愁的生活,离开了熟悉的国家和城市。刚开始,她连做功课,找资料都觉得力不从心。一本书用两天根本看不完,就能看多少看多少。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生活琐事。每天买菜做饭,租房子,下水道堵了找人维修……就连这些她之前看不起的小事,对她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她深深的明白了,不让自己情绪化的重要性。与其犯愁,咬牙切齿,不如实际地做点事。什么事情想清楚之后,付诸行动才是重要的。

董卿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她从未停止过努力

一次次地失望到绝望后,凤凰涅槃,化蛹为蝶。

她真的闯过来了。归国之后,她先后在《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大放异彩。她走出了“女主持人”的藩篱,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加丰富的角色。美国的这场访学,是她事业的转折点,更是她心智成熟的旅程。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就是海阔天空。董卿曾说:“这两年,我哭的次数比我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她说的“这两年”,正是《朗读者》诞生的过程。

从《朗读者》起,她的身份不再只是一个单纯台前发光发亮的主持人。《朗读者》录制完成,并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一时之间刷爆各大社交网络,第一期就在豆瓣上拿到9.3分的高分评论。不少重量级嘉宾,在演播室里掉了眼泪;也有太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就连节目组在各大城市铺设的朗读亭也有人不惜排9个小时的队,只是为了认认真真读一段对他特别有意义的书籍。董卿漂亮地完成了她事业的转型之路。

董卿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她从未停止过努力

谈及《朗读者》的成就,董卿的语气里,不仅有骄傲,更有感激。像董卿这样,走出舒适区,坚持初心,不计较鸡毛蒜皮,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清丽出尘,豁然开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