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下,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债权融资受限。既要打破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的隐性担保,又要在资金源头上收紧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供给,还要让融资平台公司继续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眼量宜长放的“政府平台公司”

这是一道丰景第171篇原创文章

政策的连贯性及其实效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市场自由、政府管控之间,拿捏得当,相得益彰。许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变换,可能自然消弭局外。

最近参加了一场由政府主官安排的算是务虚会吧,到场的除了他们的平台公司老总、分管市长,就是几家银行行长、金融监管部门领导。说是务虚,其实是想了解咨询融资方面的政策及趋势。

正赶上国家级开发区平台公司可以上市的利好,我乐观地发言,告诉他们不必担心债务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们国家的政策工具非常充足,原先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传导时滞虽然有点拉长,积极的效果很快就能看到。政策微调已是常态,金融环境确定向好。

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初见新闻,感觉资本市场对银行信贷在政策方面先走了一步,政治敏感性较强。

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下,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债权融资受限。支持优质城投企业通过股权方式进行融资,成为兼顾稳增长和去杠杆、防止财政支出乏力的重要手段。

资管回归,金融治乱,近三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基本都在努力地消除金融风险。

风险集中表现在高杠杆上。除了房地产行业,开发区和平台公司融资之高,业界普遍担忧。事实也是如此,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的贷款和其他债务,光是利息,就让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负。

政府债务、隐性债务与政府职能、经济增长的矛盾,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去解决。既要打破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的隐性担保,又要在资金源头上收紧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供给,还要让融资平台公司继续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融资平台公司开始转型,从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向市场化运营的地方国有企业转变。转型的思路,是从单纯的资产、资金对缝平台,变为城市资产运营商和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合规开展市场化融资。

截至2017年9月30日,银监会融资平台名单中共计11734家,其中9236家仍然按照平台管理。调出的平台公司,主要为了满足地方债务管理的部署,与监管机构的发债要求有关。

转型容易,经营难。

最近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平台公司老总找我,正在寻求出售下面的一个项目。颓然之间,流露出很多无奈。3月底季度末,财政局为了支付债务利息,向3家平台公司借款。问题是,财政局还欠着平台公司数亿款项呢。政府购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似是而非,却是常规。现在老子欠着儿子的钱,还要向儿子借钱。

5月24日晚间,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许雷擅长资本运作,云南城投集团自2005年组建后,依靠负债驱动,总资产由234.44亿元增长至2956.5亿元,负债总额由160.1亿元增长至2264.24亿元,增长了13.14倍。

无问西东。这些公开信息,负债之高,是对开发区平台公司总经理忧虑的佐证。

在务虚会上,我对主官开玩笑,放心吧,这么多家银行的行长都在,尽管贷款。不管多少,能给就要,不要担心还不上的问题。参会的平台公司老总,不住地对我眨眼睛。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提提困难吧,领导只管要钱花钱,所有的棘手的事最终还得我们去解决呀。

有些地方,公园、广场装进平台公司,报表资产宏大,流动收入稀松。按理说,承担着城市环卫、绿化、城市路灯照明、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的平台公司,应该拥有优质的流动性好的资产,然而真正能够带来健康充足流动性的特许可经营权,像城市供暖、供水、供气以及污水处理等,多年前已经卖掉了。

没了特许经营权、预期收益权,很难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者资产证券化去筹集资金。仅靠政府购买服务,难以为继。许多平台公司转型后做房地产开发,总让人感觉别扭。

有的组建金控集团从事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等牌照。这种行事作为,短期内似带来了新的利润点,长期下去,风险聚集,难言其好。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站在这个角度看,我们大家还得乐观些。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当你真心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时候,一切就会真的好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