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匹马市场今日迎客

乌尔禾镇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本报首席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妥俊荣

今日,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开放典礼隆重举行,市场特色店铺开门迎客。

八匹马市场全面投入运营,标志着乌尔禾镇百余年来“有镇无市”的局面彻底结束,更标志着乌尔禾区在振兴乡村战略的大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乌尔禾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民生项目工程,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坐落于乌尔禾镇查干草村和哈克村中间,由设计新颖的徽式建筑特色一条街组成,建筑总面积2310平方米,南北长约312米,东西宽约28米,于2019年3月28日开工建设,仅用76天就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乌尔禾区委相关负责人说,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的建成投用,是乌尔禾区委、区政府持续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也是乌尔禾镇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更是乌尔禾区盘活村集体资金发展集体经济,把躺着的资源资产变活,让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破壳”之举。

一路奔跑

在此之前,乌尔禾镇在农村全面改造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路上,已有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7年2月4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意见》的指导下,从2017年开始,乌尔禾镇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奔跑向前”:先后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实施完成了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和乡村绿化提升工程,提升了乌尔禾镇整体景观形象;投资约4800万元建设完成了50套干部周转宿舍,100套海棠别院日间照料中心,为干部住宿、村民居家抱团式养老提供了保障;累计投资200余万元改造了40套民宿;采取吸引企业投资入股及村民参与的方式,投资近500余万元,建设了以玫瑰花园为主题的高品质民宿,为乌尔禾镇建设特色小镇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与此同时,培育特色农家乐,发展孔雀养殖等特色养殖业,带动生态旅游和发展观光旅游。截至目前,乌尔禾镇有14家农家乐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家成功申报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

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已完成旱厕改造项目,共拆除或改造旱厕217个,水冲厕所改造45个;累计投资约150万元,建设了9座标准化养殖圈舍,推进人畜分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一直是乌尔禾区委区政府始终努力的方向。

随着2019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如何提升乌尔禾镇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整治改善村民环境,又成了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难题。

2019年春节期间,该区区委主要领导带头走访调研,结合乌尔禾镇一直“有镇无市”的现状,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乌尔禾镇原有的八匹马公园对面,利用两村闲置土地建设八匹马市场。

乌尔禾区区委主要领导认为,乡镇集市历史悠久,是乡村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沟通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乌尔禾镇建设集市,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差别,促进乌尔禾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升镇区服务功能,以及促进和带动乡村特色旅游、第三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是乌尔禾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驱动器”。

说干就干

春节刚过完,市场前期建设工作如期启动。

这边,规划设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现场勘查、规划、设计图纸等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那边,区委领导带着一波人四处奔走,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

坏消息很快传来,专项资金未能争取到。启动备用方案,那就是利用乌尔禾镇查干草村和哈克村两村集体资金建设市场。

动用集体资金,必须全体村民同意。

3月28日,在前期动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全体村民大会召开。

按照特色小镇规划,建在两村之间的八匹马市场,以两村灌溉水渠为中心,相向而建,一个村一条街。建成后,八匹马市场将成为镇区中心商业服务区,汇聚各类美食和特色商品的市场将是乌尔禾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

当设计图纸徐徐展现在广大村民眼前时,查干草村村民赵战红眼睛立马亮了,“如果真能把原来那块‘破地’建成图纸上那样的市场,那简直是拍手称快的大好事啊。”

赵战红眼里的‘破地’,就是八匹马市场的选址地,其是处于乌尔禾镇两村交界处的灌溉水渠,水渠两边,是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泥泞土路;土路的上空,高压电线、电线和通信塔线路乱七八糟地在空中结成网……

区委领导在会上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的一笔经济账更让赵战红心动:市场租金按照1元/日/平方米计算,建筑面积共2310平方米,两村集体年租金收益可达85万元,商铺平均纯收益按照200元/日计算,55户商铺年收益可达400余万元,市场年收益总计可达485万元。

“让躺在账上的死钱变成活钱,变成能为村民赚钱的钱。”“今天的几百万还能干点事,十年后的几百万也许就干不成啥事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大家还能享受盘活集体资金后红利。”

举手支持,赵战红没有一丝犹豫。

赵战红有自己的打算,市场距离自家不到一公里,市场一旦建成了,他就有机会在家门口做生意赚钱了。

就这样,由乌尔禾镇两村各注入390万元集体资金,八匹马市场项目顺利开建。

充满信心

市场开工后不久,乌尔禾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就找到赵战红,动员他到市场做生意,“商铺全部统一装修,上下水电暖全部到位,第一年免租金,你只需要带着产品进驻市场就可以了。”

赵战红正想着等市场建成后,想办法租个商铺做生意呢,没想到区委工作人员居然主动找上门。

后来,赵战红才知道,为了保证八匹马市场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乌尔禾举全区之力,一方面全力支持八匹马市场的建设,一方面调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为市场招商,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以各部门负责人牵头承包的方式,为八匹马市场的55个店铺招商。

考虑到乌尔禾作为北疆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和旅游季节性强的特点,区委区政府对市场的招商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和分类,那就是美食类为主,娱乐休闲、手工艺品、便民服务和金丝玉销售为辅。

赵战红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拿来的平面招商图上看到,区委区政府每个部门领导的名字都赫然在上,每个人负责的招商项目和商铺序号都一清二楚。

赵战红当即决定签订合同。

签完合同后,一个又一个好消息让赵战红对市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为了拓宽市场的消费服务渠道,增强市场的竞争和活力,乌尔禾区决定实行一卡通,将全区干部职工的消费饭卡统一与八匹马市场商家的收费系统连通,鼓励干部职工到市场消费;同时,将八匹马市场作为乌尔禾镇旅游观光停留点,在市场两端配套建设大型停车场,为旅游大巴和过往私家车提供停车观光旅游购物的场所,利用八匹马市场内的美食、手工艺品、特色民俗文化展示吸引八方来客,刺激消费,拉动八匹马市场创收……

事不避难,唯干能成。

乌尔禾镇相关负责人说,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的建成运营,是乌尔禾人以崭新的面貌、追梦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冲刺的干劲,找准高质量发展的“棋眼”,将区域项目建设的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做到“一子落定满盘活”,开创了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该负责人说,未来,乌尔禾镇将以市场作为乡村振兴和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的开端,统筹发展全域旅游,将乌尔禾镇建设成为闻名北疆旅游黄金节点上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让农村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76天的“乌尔禾效率”

——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建设小记

本报首席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妥俊荣

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

这首诗,将江南徽式建筑的韵律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青色的砖、小片的黛瓦、马头墙,雕梁花窗,飞檐出甍,回廊挂落,雕刻精美,流檐翘角,古朴明朗素雅……

走进初夏的乌尔禾区乌尔禾镇,这样的美景赫然入眼:潺潺而流的溪水上,小桥横卧;溪水两岸,两排整齐的徽式建筑相对而立,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江南风情扑面而来,远离喧嚣的宁静和舒适,引人无限遐想。

设计新颖、白墙青瓦、雕梁花窗的徽式建筑不是乌尔禾区的旅游景点,而是乌尔禾镇新建的八匹马市场,但其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和乌尔禾镇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组合,无疑又为乌尔禾区增添了一幅美丽独特的风景画卷。

这幅美丽独特的风景画卷,从3月28日开建到6月11日投入运营,仅仅用了76天。

76天的“乌尔禾速度”和“乌尔禾效率”,是乌尔禾全区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躬耕为民聚民心赢民心得民心的胜利;76天的“乌尔禾速度”和“乌尔禾效率”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

商户零投资

//

面对施工前期“三通一平”作业面小、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交错复杂、地上通讯“黑线杆”分布密集、施工工期紧等种种挑战,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统筹施工、监理、设计等各方力量,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步,大家全力以赴,盯着6月完成市场建设的工期进程,加班加点。

地面“三通一平”因为作业面小,挖出的土方只好先拉运到空旷地,等地下管道铺好之后,再将土方拉回回填,最多的时候,光土方倒运就需要来回四次。

还有新老渠道的改造,既不能耽误村民农田灌溉的需求,还要改水系改分支水系,在与村民广泛沟通的基础上,停水仅一个星期,就全部完成了新老水渠的改造更替。

6月6日,带着展柜进入市场属于自己的那间店铺时,赵战红特别惊喜:店铺里从地板砖到墙面再到窗户装饰一新,极具南方风情的照明灯具,一看就是统一定制的,还有店铺的推拉式窗户,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推开之后就是一幅完美的商品展示景观;水电暖更是一应俱全,还有定制的壁挂炉。

“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完全实现了拎包经营。”赵战红将按照要求制作好的“金碧阁”招牌挂到了店铺门头,又定制了展柜,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开业准备,“几乎是零投资开店。”

让所有商户实现“零投入”开店的背后,有着乌尔禾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付出的百分努力。

据了解,为了实现市场风格统一,保证市场建筑和装修质量,从市场建设需要的每一片瓦、每一块地砖、每一扇窗户、甚至每一盏灯,都是区委领导通过网络几经选择和对比之后,找到样品再到乌鲁木齐建材市场挑选或通过厂家定制,力求做到物美价廉。因为是村集体资金,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

//

商家零负担

//

看着76天就建设好一个高规格的市场,负责八匹马市场建设的成安公司负责人隆元松“特有成就感。”

隆元松说,八匹马市场加配套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再加上徽式设计的斜屋顶,两层半的楼高,工程量是普通平房的两倍还多,但工期却只给了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只能天天盯在工地赶进度。”

至于工程预算资金,几乎是不赚钱的,区委领导给他做工作,“给村民办事,用的是集体资金,要有大局意识。”

工期紧、挣钱少,但隆元松还是干得起劲,“不管任何时候,白天也好,晚上也好,周末节假日也好,只要说工地上需要配合,10分钟之内人就到位了;有问题需要处理了,马上就有人处理,没有一个人推诿。”

干了几十年基建的隆元松,被乌尔禾党员干部的服务精神折服,从4年前偶尔来乌尔禾干工程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隆元松说,他到乌尔禾4年多来,没有党员干部吃过他一顿饭,没有给人送过礼,更没有遇到吃拿卡要的时候。

被折服的隆元松将自己所有家当都投到了乌尔禾,看中乌尔禾电价便宜的优势,隆元松在百口泉投资建了建材厂,目前投建两条,预计将投资10条生产线;看中乌尔禾处于北疆旅游黄金线路节点的优势,隆元松还准备在乌尔禾投资酒店和影棚,“在乌尔禾投资顺心,人越来越多,商机也越来越多。”

//

村民零顾虑

//

“你们一定要到我家来一趟。”5月10日晚23时,乌尔禾镇一位负责人接到了哈克村蒙古族村民白开的电话。

白开的家与市场只有一墙之隔。

放下电话,生怕出什么事,该负责人和几个同事一路小跑到白开家,进到屋里,桌子上摆着一大盆热腾腾的羊肉。

“我请大家喝酒吃肉,感谢你们大伙。”白开乐呵呵地说。

原来,白开家与八匹马市场一墙之隔,大门和院墙挨着市场且大门朝着市场方向,这意味着市场建成后,白开家的大门就被市场堵住了,必须换大门方向。

经过协商之后,白开决定将大门开在院子右侧。

可右侧门口是曾经的牛圈,里面堆满了杂草和牛羊粪;而从柏油路通往白开家新开的大门处,是几十米的土路。

白开着急,要收拾门口的牛圈,还要修门和处理门口的路,可他和老伴已经定好了去外地看病的日期。

白开不放心,在乌尔禾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承诺后,才踏上了前往外地就医的路。

5月10日下午,从外地看病归家的白开甭提多高兴了:一条水泥路直通他家院子到大门口,大门两边是几颗生长茂盛、遮天蔽日的古树,门口那个牛粪杂草满地的牛圈已经清理一空;挨着市场的那面被推到的土围墙也重新砌起来了,“砖混结构的围墙,漂亮。”

为了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白开和老伴没顾得上休息半刻,连夜煮了一大锅肉,请大伙喝酒吃手抓肉,用蒙古族最隆重的方式感谢大伙。

白开说,这些年,他是乌尔禾区和乌尔禾镇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也是这些变化的受益者,“路灯亮了,路宽了,哈克村变美了,来的游客多了,他家的收入也增多了。”

对于未来,白开充满了憧憬:市场建成了,家里的牛羊鸡鸭和蛋,还有瓜果蔬菜,就不愁销路了。

广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