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三、四线城市的一户月收入10000元的三口之家,他们应如何理财呢?以一种分配方案为例:1000元用于支付保险,2000元作为应急资金储备,3000元用于生活消费,4000元用于日常投资。

但是,假如这户家庭每月需要还贷款,这个比例就会变化,需要从这四项中挪出一定金额去还贷;如果这户家庭为了防范意外加大投保力度,那么保险的数额就会上升,其他几项就会下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客观因素对我们理财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制约。下面列出日常常见的三项客观因素,以供大家参考。

客观抗风险能力

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频繁提到的一项能力,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抗风险能力会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会受其他能力的影响。

主观考虑的抗风险能力是个人性格、心态、心理风险承受力等,而客观考虑的则是实际上的风险抵抗能力。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风险,细分下来会有工作风险、疾病风险、经营风险、意外风险、财务风险等等。

因此,如果想要全面分析客观抗风险能力,需要认真调查、思考自身存在的风险情况,诸如主要风险类型、潜在风险因素、风险高低等。

负债还款能力

生活中,虽然大家的资产情况不同,但我们有个车贷、房贷是很正常的,花呗、白条等消费贷款更是用户众多,这就造成了我们负债还款能力的差异。

合理的负债应该根据个人收入等情况综合考量,反过来看,负债也会对个人、家庭的还款、理财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把客观上的负债还款能力大致分为两类:负债情况与还款能力。其中,负债情况包含家庭当前的负债与未来可能产生的负债,还款能力则是根据家庭资产与收入情况确认。想要妥当地安排理财,就要综合个人与家庭的负债还款能力制定计划。

资金周转能力

个人与家庭的资金周转能力不单单只有手头余额这一项,它涉及很多情境,包含各类资金资产的变现能力,信用水平与贷款能力,甚至有多少朋友能较快借钱给我们等,并会影响我们急需用钱时的资金准备效率,以及我们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如果我们资金周转能力强,可以多选一些收益较高但灵活性一般的产品;资金周转能力弱,可以多选一些收益一般但灵活性强的产品。这种灵活组合,可以保证我们急需用钱时能第一时间取得资金。

上述三项是较为常见的客观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是我们在具体分析个人、家庭情况时会碰到的。我们理财时肯定要坚定信念,保持耐心,拥有乐观心态。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个人与家庭的现实情况与承受能力,从客观出发制定理财规划,找到最贴合家庭需求的理财方式。

来源:内容整理自深圳太古资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