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禄丰的朋友们,今天你们去摸鱼了吗?

2018年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共金山镇委员会书记金厚荣告诉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举办首届丰收节活动,是为推广金山镇特色农产品,积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着力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

希望以举办此次节日为契机,积极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金山镇有着悠久和灿烂的农耕文化,是传统农业镇。全镇23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80401人,有农田耕地36823亩。2018年全镇种植水稻29400亩、玉米13050亩、浅水藕680亩、鲜切花1238亩、金丝四号小枣529亩、山药150亩、蓝莓100亩、蔬菜5600亩、中草药(鱼腥草)542亩、豆类300亩,经济作物7300亩,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农”工作始终是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好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兴旺为抓手,着力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金山镇在路上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金山镇立足金山资源和基础优势,做大做优生猪、肉牛、油料、蔬菜、花卉、经济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国家级产粮大县创建机遇,以科甲、北厂、大洼、南雄为中心,建设2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加大楚粳37、云粳37等绿色高产高效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以科甲、官洼、北厂为核心区,规划1万亩综合种养示范,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养龙虾、养螃蟹、养泥鳅、养黄鳝、养鸭等项目,打造形成万亩立体农业综合养殖区,以带动全镇村(社区)发展立体农业。

2018年,金山镇投入10余万元,在科甲村以政府补助鱼苗资金、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以每亩投放鱼苗7公斤、每公斤鱼苗补助资金26元,引导群众在连片稻田中养殖稻花鱼420余亩,同时,探索立体水稻种养殖黄鳝、泥鳅、龙虾、螃蟹4亩试验示范区建设。在新科技实验示范带动下,辐射带动周边大洼、官洼、南雄、河口、拖罗甸、小街、小铺子、炼象关等村社区养殖稻花鱼4800亩。据初步测算,今年全镇养殖的稻花鱼每亩可收25公斤,4800亩稻田中可收稻花鱼12万公斤,以每公斤30元计算,可为农户增收360万元。

几百年水稻种植历史,盛产东河香米

金山镇种植水稻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这里平均海拔1600米,降雨量967.1毫米,年平均气温15.2摄氏度,有机稻田地处高原低洼地带,东河、西河纵横,属红河水系源头,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优良,稻田土质为弱碱性,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水稻在这里生长期长,阳光、水源充足。

这里盛产的东河香米香松酥软,热不粘稠,冷不回生。东河香米传承当地农耕文化,精选东河米新品种,原产地种植,保持东河米原味,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健康安全,深受消费者喜欢。生长在稻田里的稻花鱼,不喂任何饲料,以稻花和水中浮游生物为食,鱼的粪便又成了稻田的肥料,实现了稻鱼共生的生态平衡,加上放养密度小,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稻花鱼的肉质紧密,味道鲜美。

品东河米、吃稻花鱼、庆丰收年

目前,正是稻谷成熟、稻花鱼上市的丰收季节,为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金山镇以“品东河米、吃稻花鱼、庆丰收年”为活动主题,于9月8日在科甲村举办“金山镇第一届丰收节暨东河香米尝新节”。

节庆活动以一场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拉开了序幕,活动现场摆上了丰收美食长街宴,开展了快乐抓鱼季、自然农耕体验、丰收成果大展台、乡村大狂欢等活动。整场活动异常热闹,不仅让参与活动的游客可以走进万亩稻田,赏万亩稻浪金灿灿、观千亩稻鱼跃科甲丰收美景,品东河米、吃稻花鱼,共享丰收成果,同庆丰收喜悦。同时,通过系列乡村大狂欢活动,带领游客品读了厚重的农耕文化、体验了淳朴的风土人情,寻回了儿时童真的美好回忆。

打造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谈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中共金山镇委员会书记金厚荣告诉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在县委、政府及各级农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金山镇已经完成金山镇稻田综合种养加工示范园区总体规划(2017—2026)编制工作,示范园区已形成春季万亩菜花黄,秋季万亩稻花香的美丽画卷。

在下步工作中,金山镇党委、政府将围绕优质稻种养植基地、鲜切花种植基地、冬早蔬菜种植基地、青早蚕豆种植示范区等四个千亩项目的建设,着力将示范园区由农田变为公园、劳动变为运动、风俗变为民俗、农产品变为商品,努力将金山镇稻田综合种养加工示范园区建成一个现代稻田种养加工示范地、村民创业就业增收基地、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窗口,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