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一路西进,但是,最终止步于黄河岸边,就怎么也打不过河了,不得不与中国军队隔河对峙。

直到抗战胜利,日军也没打过黄河。

这是为什么呢?

与一外国人有关。

此人就是后来的苏军元帅崔可夫。

崔可夫是于1941年受邀来到中国,担任蒋介石的总军事顾问的。

他来到中国后,第一件事,就是遇上日军发动晋南战役。次日,垣曲陷落。接着,日军进攻中条山,黄河防线岌岌可危。在关键时刻,崔可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应立即组织第一、第二和第八战区的部队协调行动,共同抗击日军的进攻。

但是,这意味着蒋介石要抽调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国军部队去晋南参战。

于是,蒋介石不同意。

崔可夫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结果,国军在晋南作战失利,战区副司令官卫立煌只好指挥主力部队突围。这样,又使得洛阳与西安暴露在日军攻击前面。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采纳崔可夫的建议,将汤恩伯第13军调到洛阳地区,加强黄河南岸的防御。

于是,中国在黄河沿岸的兵力增加到了16个步兵师、一个独立旅和7个炮兵连,终于稳定了黄河战线,并且铸就了一道日军打不过的黄河防线。

从此,日军怎么打,也过不了黄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