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寿光圣城街道西石村,说起李方正,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1988年,李方正的大爷因病去世,从那时起,他就把无儿无女的大娘接回了自己家,一日三餐,照顾有加,如亲娘般孝敬;继父去世后,亲娘患病,他主动承担起为人子女的义务,将其接回家中,颐养天年……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农家人,用行动践行了孝老敬亲的好家风。

他虽是侄子,却是大娘眼中的好儿子

“大中午天热,没事就早回家,万一中暑了咋办?”胡同口,李方正正拉着大娘的手,有说有笑地走回家。

“虽是侄子,胜似亲儿,人家一家人相处得可是和睦,村里人没有一个不夸的。”一位村民笑着告诉记者,像是这样的场景,村里人经常见到,只要李方正从大棚干完活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接大娘回家,因为老人家喜欢串门子拉呱,有时候忘了时间,李方正就逐家逐户地找,接老人回家按时吃饭、休息。

回到家中,待老人坐定后,李方正赶紧拿了块湿毛巾,让老人擦擦脸,紧接着,李方正拿了把梳子,为老人拢起了头发。“老人上了年纪,要是吃饭不规律,休息不好,身体就容易出毛病,我得多加嘱咐着点。”听完这句话,老人笑着说,还是孩子想得周到,这么多年,都是他在我身边“唠叨”着,自己虽说已经 85 岁高龄了,但是身体硬朗得很,眼不花、耳不聋,多亏了孩子照顾得好。“在我眼中,他就是我的亲儿子,给啥也不换!”老人笑呵呵地说着。

按照辈分来讲,李方正该唤眼前这位老人一声“大娘”。1988年,李方正的大爷因病去世,他就把大娘接回了自己家中照顾。“大娘无儿无女,大爷去世后,咱不能留老人一个人生活,接回家中一起生活,是晚辈应该做的。”李方正是个老实憨厚的农家人,他说,在言语上,他一直称呼大娘为娘,在心中,他更是将老人看作自己的亲娘一般。

“孩子们待我很好,家里的活从不让我插手,没事的时候我就串串门子解解闷。”老人告诉记者,来到这个家这些年,孩子们十分孝顺自己,吃的喝的从来没缺过,要是遇到感冒发烧了,孩子们都是先放下手中的活计,陪着去医院打针、吃药。“不说别的,现在孩子们忙着大棚里的营生,有时候吃饭没个准点,他们都是提前给我做好,不耽误我吃饭。”老人说,在这个家,她很自在,侄子待自己很亲……说起这些,老人还欣慰地摸起了眼泪。

李方正:“孝老敬亲是做人本分”

作为侄子,照顾大娘,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多年来他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老人生活起居,日常花销,都由他一人承担。

“14 岁那年,父亲去世,第二年,母亲改嫁。那时候,也是大爷大娘帮衬着生活,现在老人需要孩子们了,咱说啥也要照顾好。”李方正说,当年自己结婚时,因为家里穷,他还从银行里贷了款,当时大爷大娘没少帮衬。后来,自己的小家光景也逐渐好了起来,现在,他自己种着大棚,日子虽说不是很富裕,但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只要大娘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好。”李方正的大娘告诉记者,李方正是个心善的孩子,亲生母亲改嫁后,逢年过节的,他就带着孩子去看她。去年,继父去世,亲娘患上脑梗,他放心不下,又把亲娘接回家治病,直到老人安心去世。“我自己虽无亲生儿女,但是,孩子把我的晚年生活照顾得很好,村里好多人都羡慕我,说我有儿孙福,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我有一个胜似亲儿的好侄子!”

李方正的孝心孝行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他身上所传递的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好家风,让村民们交口称赞。李方正常说:“侍奉老人是天经地义的,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儿孙最大的快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