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目的初衷,是“乐队成名曲排行榜”。爱奇艺和米未团队联合出品并制作,张亚东、高晓松、吴青峰、马东、乔杉、欧阳娜娜(未出场)担任“超级乐迷”。

韩综《超级乐队》大火后,余波很快就震荡到了中国。

爱奇艺和米未团队联合出品并制作,张亚东、高晓松、吴青峰、马东、乔杉、欧阳娜娜(未出场)担任“超级乐迷”。

六个人都参与投票,但乐队的生死权不在他们手里。

如今播(熬)到第三期,是该说说了。

乐队的夏天

第一眼见这海报,还以为明星去旅游。

实则,这是一档以乐队为主角的原创音乐综艺

总共31支乐队,风格都不一样。

老牌乐队里,有成立于1989年,绝对老炮的面孔;

国内各大音乐节首选压轴的痛仰;

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新裤子;

海龟先生;

鹿先森乐队。

大佬一出场,基本都是“大型粉丝见面会”现场。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新鲜血液,让人印象深刻。

每一句都是嘶吼的九连真人:

只有一个吉他,一个主唱却开口跪的斯斯与帆:

一首歌能演绎出三个版本的Mr woohoo:

玩音乐的人都有一颗不羁的心:非常酷,非常有个性。

对于节目赛制,他们不care。

你评出来的第一,就是真正的第一?

不,它只是代表那首歌和那个时间乐迷的一个看法。

对于他们而言,做好自己就可以。

节目才开场,马东就被噎得讲不出话来。

他问痛仰乐队:“乐队成立这么多年,灵魂改变过吗?”

主唱高虎反问他:“哪个呀?I don’t know。”

兴起之秀“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小乐,更毒舌。

对同行的谄媚行为,嗤之以鼻。

对乐评人的改词建议,直接无视。

“改了就不是我写的了,

我要他百分之一百属于我自己。”

他不是不配合,只是不配合你。

遇到让他服气的大佬,他也会恭恭敬敬叫“大哥”。

看似“很难伺候”,其实,是对作品的执着。

盘尼西林一曲《雨夜曼彻斯特》后,大魔王沉浸在英伦风中无法自拔。

对乐队而言,他们是来表演的。

观众呢,借此机会了解这个圈,还能在电视上听听歌。

免费看一场音乐节,何乐而不为。

可惜,第一期能听的部分实在少了点。

播出3期,终于完成第一轮30进16的比拼。

耗时这么多,都用在乐队上?非也。

拿第一期来说,开场投票15分钟,访谈部分54分钟,乐队表演25分半

满打满算完整唱了歌的,也就5支乐队。

同样是两小时的时长,隔壁的《街舞》全程都是自我展示,battle。

开场就炸成一团烟火,观众看了直呼叫好。

而《乐队》呢,除了剪辑问题,超级乐迷也像进错了场

尤其,以米未CEO马东为代表。

马东,“超级音痴”,主要工作是念广告。

剩下的时间,大多都在尬聊互动。

至于问题,跟乐队关系都不怎么沾边。

比如,皇后皮箱乐队主唱和吉他手是夫妻。

马东就问她,觉得吉他手和贝斯手“谁技术更好?”

???这样的擦边球有必要么?

主唱听完面露难色,举目无措,左右张望回避。

对这个尴尬问题拒绝回答。

高晓松呢,在一旁总结起了规律——

“一个漂亮的乐队女主唱,不是和吉他手谈恋爱,就是和经纪人谈恋爱。”

???这是什么逻辑。

除了八卦选手,马东还八卦自己的队友。

节目期间,好几次“逼问”吴青峰关于苏打绿休团的事:

“青峰,你们的乐队还好吗?”

“很好,只不过我最近在solo(单独行动)”

“所以就不想回原来那支乐队了吗?”

“我出来放个风而已”

“那你这个风放的时间有点长吧”

后期也很喜欢搞事情。

第一期的标题,直接用“吴青峰曝苏打绿成团危机”。

然后,被吴青峰吐槽了。

后来,爱奇艺才修改了标题。

“超级乐迷”话太多,一度让大魔王以为《乐队》是《奇葩说》插入的才艺表演环节

一万多的豆瓣网友打出7.8的分数,但大魔王还是觉得不吐不快——

目前的三期,没有感觉出节目是在为乐队服务。

赛制方面,31个乐队,共同角逐中国HOT5乐队。

没错,是HOT5,不是TOP5。

节目的初衷,是“乐队成名曲排行榜”。

选人方面,也很迷。

31个乐队,有两组明显格格不入的练习生。

怎么来的呢?

为了参加节目,公司临时凑的。

这样的乐队,为什么能从3000多备选队伍中“脱颖而出”?

里面的原因不用多想,就是为了货比货。

充当大家的炮火点

练习生乐队也不负众望。

能力不足,得分低,虚心请教就行。

他们呢,认为评分低是因为自己长得帅。

对了,说这话的人,长这样。

笑点槽点都有,放水选他们进来的节目效果,达到了。

夏日消暑,这节目固然不错。

但综合这么好资源的《乐队》,真的可以更好。

超级乐迷尬聊少一点,节目赛制介绍简单点,广告别一波接一波……
上场开唱就完事。

观众有时真没那么严格。

像《街舞》一样,把专业展示得漂亮些,同样可以收割大量的普通观众。

每 晚 一 张

【 晚 安 · 男神 】

今日男神:张亚东

在看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