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壁画

波斯细密画

日本绘物卷

古老文明相遇在今天

孟晖的长篇小说《盂兰变》初版于2001年,配有几幅插图,黑白单色印刷。就当时的出版条件而言,已属不易。后来,又陆续出过两个朴素的版本,配有一些文物照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小说都是沉默的,它铺陈情节的方式,它以名物研究为底色的特点,对有些读者确实构成了挑战。然而《盂兰变》还是渐渐有了知音,其中就包括一批对传统文化充满敬意和兴趣,自己“动手动脚”找材料研究名物的年轻读者——彩插珍藏版《盂兰变》的插图作者燕王WF就是其中之一。

《盂兰变》

 作者: 孟晖 

插图:燕王WF 

北京出版社/活字文化2018-8

燕王WF,本名王非,本职工作是动画。他很早就是“大明衣冠”论坛的版主之一,和好友们一起研究切磋古代服饰。他不仅是个“画画儿的”,而且画出了门道——从环境陈设到人物妆容,背后都有相当专业的研究支撑,一笔不苟。他研究过唐代服饰,对欧洲服饰尤其是法国宫廷服饰也很精通。最近很受好评的那本《喵王府的生活》,讲清代王府,插图也是他的手笔。

《喵王府的生活》

作者: 橘玄雅 / 燕王WF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8-4-23

新版《盂兰变》是当今不多见的配有大量原创插图的原创小说。本版约请燕王WF谈一谈绘制插图的感受——你会发现,传统怎样在他的眼中、在绚丽的画面中复活。

跟孟晖老师认识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因为早在认识孟老师之前,她的那本《潘金莲的发型》应该算是我对名物考证感兴趣的开始,随后的《花间十六声》等更是让我兴趣大增,开阔了眼界。到了2011年则见到了孟老师真身,当时小激动了一把。之后很有幸参加了几次孟老师组的局,局的内容总是伴随着各种天南海北的聊天,最后以喜闻乐见的吃吃喝喝完美结束。

2012年年底,孟老师问我愿不愿意给《盂兰变》配插图,我颇有些受宠若惊,当时就答应下来,后来发现画的过程中给自己挖了个深坑……

正在梳妆的柳才人初遇小金蛇

宜王、崔文徽和永宁,青春好儿郎

这套插图的创作花费大概两年的时间。最开始设计这版插图风格时,赶上我正在收集波斯、莫卧儿以及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细密画,其中波斯的细密画又因装饰性更强,视觉效果绚烂华丽更深得我心。正巧孟老师也刚从伊朗旅游回来,聚会上说不尽伊朗风土人情的好。于是我就想,是否能把这版插图在构图和一些元素上和细密画结合起来。

王孙公子游猎,构图上可见波斯细密画的影响

波斯金工教宜王制作金线

此外,部分构图也采用了日本绘物卷中的“脱顶鸟瞰”方式——就是把屋顶拿掉,隔扇打开,或者门板打开,让观众能够看到细节。后来画出了试稿,感觉还可以,并不唐突,拿给孟老师看的时候,也觉得不错。

高僧法藏手指压帘脚的金狮子,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日本绘物卷脱顶鸟瞰式的构图

白石铺砌的殿阶洒满清冷的月辉

另外,孟老师所描写的武周时代贵族们的生活细节,让人很有画面感,往往比之前看过的介绍唐代生活史的相关书籍来得更为生动,更有带入感。那时的人物妆容、服饰纹样,幸好有章怀、懿德、永泰这几个太子公主和其他同时期的相关墓室壁画,其宫廷仕女完美地体现了武周时期的健硕高挑的形象。

宜王梦中堕入地狱

宜王妃向栏槛外一跃

小说里大量器物纹样细致的描写,也是蛮考量我的脑洞和名物认识能力的,好在平时有收集整理唐代生活史相关文物资料的爱好,像新疆出土的一些可爱的人俑和生活用品,以及日本法隆寺收藏的一些7到8世纪初的丝织物,从而能够相对使我的创作空间变得游刃有余。当然,除此之外,也掺入了我或多或少的个人想象。

在这两年的创作期间,要感谢孟老师和好友们的鼓励和帮助,像撷芳主人、新水令、扬眉剑舞,都提供了一些资料和意见。总之整套插图不敢说在考据上有多么完善,但我还是尽我所能地去展现了那个绚丽堂皇的时代——如果读者看完后觉得插图能和孟老师的小说比较搭调,没有冲突的话,那是我最大的荣幸了。

宜王府晒晾锦绮

宴饮中宜王夫妇合奏

奴仆们将鎏金铜七枝灯树上的巨烛点燃

文并绘/燕王WF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