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时,作为领导者,曾国藩为军队提供一个超越内部关系的长远目标,使湘军成员持续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为了它而奋斗。曾国藩一改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的“世兵制”,在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

读近代史,曾国藩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命途多舛的中国,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成就了曾国藩的精彩人生。

他的成功,与大多数杰出人物所具备的天资聪颖没有太多关系。相反,在曾国藩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中,他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就连曾国藩自己,对此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

解密 |“愚人”曾国藩功成名就的权力密码


那么,问题来了,愚笨的曾国藩是如何在乱世打造名震天下的湘军?如何一步步成为成功的领导者?

今天,透过四个关键词,思响哥为你讲述曾国藩功成名就的核心密码。


一、讲求价值

首先,他擅长讲文化、讲价值,能用共同的理念凝聚人。

是什么让曾国藩将一群草根起家的乌合之众打造成一支精兵?他在学习太平军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只有共同的信仰,才能熔炼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力以相救”的死党军队。

因此,曾国藩将军队和政治的斗争提升到价值的层面,高举“卫道”、“忠义血性”的大旗,以此作为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同时,作为领导者,曾国藩为军队提供一个超越内部关系的长远目标,使湘军成员持续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为了它而奋斗。


解密 |“愚人”曾国藩功成名就的权力密码


二、通晓人性

曾国藩能准确地把握人的“自利”本性,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

曾国藩在确立湘军的制度后,他不用自己挥着战刀在后面逼下属冲锋陷阵,下属自然就知道往前冲。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曾国藩一改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的“世兵制”,在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而湘军的高待遇又不愁招不到兵。但只有上司招募你,你才能进入湘军,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这样一来,从大帅到士兵形成了层层的感激关系。如此,湘军就像一颗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打通了,人和人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除了招募制,曾国藩还规定,在作战过程中,任何一级军官一旦战死,他手下的军队便就地解散。只有保住长官,士卒才有继续升官发财的机会。保护自己的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但在湘军里面,却成了最符合士兵利益的行为。由此在湘军中,道德和利益便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反观现代商业世界,备受瞩目的华为公司跟湘军有很相似的地方。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而这一核心文化的落实也要归功于制度设计。华为的制度设计是“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从招聘、待遇、晋升到淘汰,所有的制度设计都围绕着“奋斗”这一主题展开,围绕着保证奋斗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展开,有责任心和有才能的人会不断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由此被打造成一个奋斗者的平台,奋斗由此也就变成了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从而推动着公司的迅速发展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湘军和华为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而有效的制度设计,又必须建立在对人“自利”本性的把握上。


解密 |“愚人”曾国藩功成名就的权力密码


三、成就他人

曾国藩还能做到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南京之前,打下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是安庆。按理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在这一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曾国荃,如果不是他在安庆城下稳稳地挺住,这一战,湘军绝对赢不了。

可是,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却把这一战的谋划、统筹之功让给了胡林翼,把前线血战之功让给了多隆阿。

这引起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不满,曾国藩告诫他说:“让功于人、让名于人,才能率人。”意思是说,有了功劳不要马上一个人独占,有了过错不要马上推诿给别人,这样才能管理别人。对于领导者来说,成就了下属,就是成就了组织;成就了事业,最终也就是成就了自己。

曾国藩的时代,已经是所谓的“末世”,争功诿过、投机取巧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风气,但曾国藩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从影响周边的人开始,一步步地转移了这种习气。这就是他能够吸引一大批人为他所用并最终成就自己事业的根本原因。

一个做上司的,有了好处总是让给自己的下属,有了责任总是自己担起来。这样的领导,时间长了,做下属的怎么会不感动呢?曾国藩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释放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足以打动人心的影响力,这也正是曾国藩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解密 |“愚人”曾国藩功成名就的权力密码


四、胸襟广阔

最后,曾国藩的成功也大半得益于胸襟的广阔。

经曾国藩一手提拔的左宗棠,晚年和曾国藩之间有了矛盾,但曾国藩并不计较,也从不因个人恩怨而在公务上掣肘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时,曾国藩尽心为左宗棠筹饷,并且推荐自己最得力的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结果为左宗棠在陕甘新疆立下大功。

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常常喋喋不休。但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曾国藩却自叹不如左宗棠,认为左宗棠的能力天下无二。曾国藩去世,左宗棠送来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可见他也为曾国藩的知人之明和宽阔胸怀所折服。

曾国藩特别注重胸怀宽广,强调领导者要有君子胸怀。开阔的胸怀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湘军中,曾国藩也特别注重士兵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如果统将之间有一分矛盾,营官、哨官之间就会有三分矛盾,而士卒之间就会有六七分矛盾。这样的团队,必然就要解体了。所以要相互和衷共济,就应该先从统将有一副平和宽容的心开始,相互包容和理解。相互支持和信任最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