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为地产人,沉痛悼念万达商管公司南京万达茂分公司总经理徐毓。

据“地产锐评”6月8日文章,截至当天,万达茂没有人到家里和灵堂。

回看之前一年,“她全程参与南京万达茂的筹备、建设、招商,是万达文旅板块中这个耀眼棋子的重要操盘手之一。6月1日,南京万达茂开业,一时好评如潮——这也被公认为是徐毓的人生高光时刻。”

然并卵,这并不能阻挡万达茂开业后4天的整改会议。

「会开到一半,徐总合上本子,说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我不干了。」

据有限的信息推论,她坠楼身亡之前,遇见的最后一个熟人是人资负责人。

我们更多了解,但不能就此评论曾经的商业标杆没有人情味。但可以确定的是:

在单位,你真的不重要!不管你在什么单位,你只是单位的草!离开了你,太阳照样升起,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一旦凋零,又有几人会把你记牢?

在家里,你真的很重要!不管你在哪里,离开了你,家就不能称其为家,孩子就没有了爸妈。

2

调控压顶,同行竞争,房地产行业高周转成为常态。

究其原因,高周转的终极目标是做大规模,并将规模等同于品牌。其本质其实是人的高周转,是地产人在工作强度上不顾其它的开动到极致。

只有这样,房地产行业才能规避一部分政策风险,才能更好地跑赢同行,实现剩者为王。

这种状态下,人就是拧紧发条、开到全速的工具,只有目标,没有人性和其它。

你看下所谓高周转的房企,员工平均在职时间多少?

高周转就意味强压力,徐毓之死的消息传来,同行大多反应是:压力太大。

可一个做了将近20年商业地产的人,南京商业圈里元老级的人物,因为压力太大自寻短见,你信吗?

再想两个细节:

1.最后见到徐毓的熟人极大可能是人资负责人。

2.徐毓死后两天,万达茂方面没有和家属见面,更别说去灵堂。

也难怪网友评论,在一个重点项目高层管理人员出现意外身亡的情况下,没有领导没有同事没有下属前去悼念,本身就说明问题了。如果不是集团有人发声,大家怎么可能都不去?一个项目总经理带着大家在工地奋斗一年了,怎么可能没有一个朋友和伙伴?

有从万达商业公司出来的朋友称,万达旗下商场类开业之后,别管你是否成不成功,紧接着来的不是庆功宴,而是审计:你不能回家,留在单位待审。

如果仅仅是审计的话,可以理解。

然而,如果是别的情况,比如说你所负责的项目年度销售额20亿元,你千方百计、费尽心力提前完成了,然后迎来批斗会!

就像某媒体老炮的评论:

当你有一个明确目标,而且确实觉得那个目标有意义的时候,是不会觉得苦觉得累的。长征中的红军,取经路上的唐僧都是这样。可是当你抵达终点却被否定的时候,一切就真的没有意思了。

既然是高周转,充满了对人极致的压榨,那为什么不能退一步呢?

人到一定程度上真的是退不了,尤其是地产行业,你适应了那种状态,那个岗位,哪怕不再考虑收入问题,但你停不下来、退不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

房地产进入下半场,转型成了关键词。

当甲方和乙方相爱相杀,不能分离又要从内心深处奔腾草泥马时,两者相互交融成为常态:

郑州某代表房企营销、品牌口尤其喜欢乙方出来的人,理由是头脑灵活、点子多,能跟上公司的节奏,吃苦耐劳。

时不时的就有甲方创业了,他们深入到了拿地、定位、规划、研发、营销、推广、融资等几乎每个环节,最常见的是突然就有甲方去做个推广公司,服气不?

但眼前可以看见的常态是,房地产业界越来越缺人,效率的提升本应该裁员,可现实并非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了房地产。

不然怎么解释现在的缺人状态呢?

一位专门做房地产猎头的朋友说,房地产劳动强度的加大、利润越来越薄导致同样收入只能付出更多努力的双重因素下,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越来越弱。

何况,一位毕业生进入房地产,即便是再年轻有为,真正在岗位上发挥出大的作用,怎么也要在25岁左右了!对于一般房地产人而言,真正黄金的年纪其实就是在25-35岁之间的10年。

这个年龄段,进入角色的地产人只能不要命的拼!更不要提一些女高管,说她们嫁给地产一点不夸张。

如果到了35岁,还没有进入高管行列,这一辈子基本上不要再想了,好好抱紧自己的岗位要紧。

如果到了45岁,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那就好好珍惜允许你的老板吧!郑州现在不少45岁以上的老总,曾经辉煌于地产圈,但经验迅速贬值、更新迭代的今天,他们作为顾问,只能被嫌弃老了!

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特别优秀,35岁之后的个人能力表现只能走下坡路了。然而,哪怕是到了45岁,普通地产人手里面并不会有多大财富!

说地产人是吃青春饭的行当,一点不过分。

前30年拿命换钱,命换出去了,钱没到手,怎么办?

在此,也请地产人自己想一想:

你带给老板的是什么,离职时能带走什么?

4

对于吃瓜群众而言,往往笼统把住宅地产当做房地产。同理,做房地产的人都是卖房子的!

现在想想,没毛病啊,我们都是出来卖的。

然而,事实上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尽管同属于一个行业,但二者差异很大,业内有“住宅地产小学生,商业地产大学生”的说法。

商业地产人的工作强度丝毫不亚于住宅地产从业者 ,但以郑州为例,相应收入却未必比得上后者。更要命的是,政府GDP导向的结果,造成商业地产大量过剩:

1.商铺

2.写字楼

即便如此,商业地产水电价格远高于民用,交易成本更高,可你能怎么办?

你可以想象一下商业地产人的日子。

这种背景下,商业地产能够做好的话,真正让人佩服。

万达茂是万达旗下第6代产品,定位的高端也就意味着招商、运营难度系数几何级的倍增。然而,从万达茂开业的报道来看,开业效果并不差,徐毓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但想想这扯淡的规定,你能怎么办?

房地产市场是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市场?

1.人才密集型行业

2.资金密集型行业

3.服务密集型行业

4.政策密集型行业

其实以上都对,但我想说的一点是,房地产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管理水平其实远远比不上制造业,尤其是人文关怀这一点,只是这些年的行情犹如潮水一般遮盖了很多问题。

别管商业地产也好,住宅地产也罢,现在的房地产越来越像看天吃饭的行当了,你见哪个行业政府规定你的原材料获取和价格,规定你的各项生产指标,规定你的销售行为,甚至规定了你的价格!

地产人越来越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投入甚至透支更多,但伴随着行业利润的摊薄,你只能转型逃离,或者接受自己向死而生的命运。

5

今天,我们等来了万达“关于徐毓女士坠楼事件的声明”:

6月5日晚,万达商管集团南京万达茂商管公司总经理徐毓女士不幸离世,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和无比惋惜,我们对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对逝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得知徐毓女士不幸离世的消息后,我们和家属一样焦急,急切想知道事情真相。商管集团高度重视,迅即派遣集团领导带队前往南京,慰问家属,并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我们一直在等待警方正式公布结果。

在警方调查结果公布前,部分网络媒体恶意编造谣言抹黑万达,我们已经搜集相关证据,准备诉诸法律,严惩造谣者。

徐毓女士是我集团的优秀管理者,工作勤奋敬业,恪尽职守,为南京万达茂开业做出卓越贡献。我们将全力做好各项善后事宜,给家属、员工和社会一个满意交代。

愿逝者安息!

万达商管集团

2018年6月9日

愿我们早日看到真相。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同时提醒朋友们,不要总在买房时才想到你的地产朋友

——从现在开始,对他们好一点!

往期精彩回顾:

从开发商到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建业战略转型三年考

杜岭街的香,北龙湖北的房!

越过山丘,河南这家最人文的开发商又双叒叕刷屏了!

探盘|以10年前的房价,带你买距郑20分钟车程的别墅!

房事,让菊外人一起摇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