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山郁夫与敦煌的不凡情缘

一生曾70多次沿丝绸之路考察敦煌文化,行程累计80万公里

8月1日,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展。资料图片

平山郁夫(左)为敦煌研究院捐赠2亿日元。

平山郁夫作品敦煌研究院微刊《当代敦煌》

在平山郁夫的促成下,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合作进行敦煌石窟科学保护研究工作

曾将一次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2亿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资助敦煌石窟保护研究

人物简介

平山郁夫:193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县,日本最顶尖的画家。2009年12月2日平山郁夫因脑梗塞在东京去世,享年79岁。平山郁夫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1975年起频繁访华和举办个人画展。1984年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1986年被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名誉教授。1992年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热心于协助中国保护敦煌文物。出版有《丝绸之路素描集》、《敦煌——历史之旅》等。被授予“中日友好使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

本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雷媛)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览项目之一的《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眼下正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展出。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合办,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成立中心承办,展期至10月31日。

1一场展览,一种最好的纪念

平山郁夫是日本著名画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1979年,平山郁夫来到敦煌,从此便与敦煌结下了一生不了的情缘。他把保护研究弘扬敦煌石窟作为崇高的使命,数十年不懈努力,为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举办地——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就是其中贡献之一。1988年,平山郁夫陪同时任日本首相竹下登访问敦煌,最终促使日本政府无偿援助10亿日元建设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项目。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展览开幕式上所言:“陈列中心以其完善的功能和精美的展陈,为保护和展示莫高窟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结晶和见证。”

本次展览分为“平山郁夫与丝路文明”、“平山郁夫与敦煌”、“平山郁夫与丝绸之路”三个展区,展出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帕米尔以西地区文物170件,平山郁夫的8件敦煌石窟写生作品,这些展品既是平山郁夫花40年时间收集的精美丝绸之路文物(藏品包括西起罗马东至日本,横跨欧洲、西亚、中亚和东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平山郁夫不凡一生的一次回顾。

理应看到,举办这样一次展览,是对平山郁夫敦煌情缘最好的表达和敬意,也是对这位与敦煌有着深厚情缘的“中日友好使者”的最好的纪念。

2平山郁夫的敦煌情缘

“父母曾经无数次给我灌输敦煌莫高窟的精彩和重要性,我这次是第一次来到敦煌,内心充满感激,父亲平山郁夫的足迹中,敦煌占有特别的位置,不仅限于他的绘画,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项文化工作中,我认为父亲活动的原点也是敦煌这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平山郁夫之子平山廉,在致辞中表达了敦煌对于其父平山郁夫的特别意义。

从1979年首次来到魂牵梦绕的敦煌后,平山郁夫一生曾70多次沿丝绸之路考察敦煌文化,行程累计80万公里,持续为敦煌培育人才、筹集资金,对弘扬敦煌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据微刊《当代敦煌》刊发的记述平山郁夫生平的文章《梦里千回是敦煌》记载:1990年,平山郁夫捐赠100万美元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平山郁夫的促成下,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合作进行敦煌石窟科学保护研究工作,提高了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与遗产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为中日双方培养了在壁画保护领域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也是在他的关怀和推动下,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从1985年开始,连续33年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专业人员共52人,这些学者回国后,在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美术和敦煌学各专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平山郁夫还曾将一次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2亿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资助敦煌石窟保护研究,成立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梦里千回是敦煌》中有一段内容,记述了平山郁夫的敦煌情感源头:我在孩提时代,从历史书中知道敦煌,知道敦煌的意义所在。我亲身访问敦煌是在1979年。在敦煌石窟,从4世纪开始一直到14世纪,1000年的壁画,奇迹般留在敦煌,这是一个世界的奇迹。所以,我有条件的话就很愿意贡献自己的一点微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