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门前,一个身穿粉色球衣的身影,膝盖微曲,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住对手脚下蓄势待发的足球。对手起脚!精确的预判在一瞬间完成,张开双臂扑向球门左下角,刁钻角度射来的球被扑出球门线。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刘立国扑出的制胜点球

此时,扑出这粒关键点球的刘立国,因重度听力障碍并没有听到裁判吹响的终场哨声。直到裁判走向中圈,举起双手示意本场比赛结束,刘立国才反应过来,我们赢了!河北赢了!随即他兴奋地扬起双臂和其他欢呼的队友抱在一起。阳光下,因胜利而流下的泪水在每一位队员脸上闪耀。

这一幕发生在5月22日下午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人制聋人足球决赛现场的点球大战上,最终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以2:1的分数战胜对手,赢得全国冠军。这是河北聋人足球队有史以来在全国最高级别赛事取得的最好成绩,达成这一成就的,是一群来自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平均年龄19岁的聋人少年。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小伙子们站在冠军台上

夺冠时 少年们听不到赛场上沸腾的欢呼声

6月4日上午,保定天空下起的蒙蒙细雨,让燥热的空气一下就凉快起来。记者来到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保定市特教中心),一张张腼腆而阳光的帅气面庞,笑着跟记者打招呼,只是,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是手语。这群看上去还稚气未脱的少年,正是不久前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人制聋人足球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保定市特教中心男子聋人足球队的队员。

“他们在说‘您好’。这些孩子都是一级或二级听力残疾,全队十二个人只有张鑫承可以在戴着助听器的情况下听清常人说话的声音。”球队负责人兼手语教练李硕告诉记者。

保定市特教中心男子聋人足球队的十二位队员,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19岁。除了26岁的“老大哥”刘祥和去年刚毕业的李世恒已经走上社会,其它均为保定市特教中心的在校学生。

“我们球队的名字叫做‘龙之翼’,取‘聋’字的谐音,意为让这些聋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在球场上肆意翱翔。”说完,李硕给记者讲起这群少年代表河北夺冠的经历。

去年11月,保定市特教中心男子聋人足球队受河北省残联委托,代表河北参加第十届残运会五人制聋人足球比赛。该队在与来自全国19个省市28支代表队强强对抗的预选赛中,以亚军的身份跻身今年5月份进行的决赛阶段。

年轻的河北队在决赛阶段被分在B组,少年们在绿茵场上奋勇拼搏,经过三轮厮杀,以绝对优势——小组第一的身份进入复赛,并以3:1的分数战胜复赛对手,挺进决赛。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决赛对阵的是老对手山东队。山东队是传统强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极为出色。小伙子们去年预选赛时,就是在点球大战中被山东队击败,获得了亚军。5月22日下午举行的决赛,双方对阵异常激烈,你来我往踢得不可开交,最终战成1:1平,比赛进入白热化的点球大战。按照赛制,点球分为三轮,17岁的守门员刘立国谨记去年点球失利的经历,抗住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最后一轮扑出一粒关键点球,比分最终定格在2:1,河北队夺冠了!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小伙子们夺冠后的合影

特殊的球员,特殊的冠军!这群无声世界的少年们听不到赛场上沸腾的欢呼声,但是巨大的喜悦在心中形成回响,他们把教练高高抛起,把李硕团团抱住,而后相拥而泣。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赛后队员们把主教练张春武抛起庆贺

无声的绿茵场上 悄然改变着自己

“孩子们能获得冠军,真的是特别不容易。”球队主教练张春武说,“举一个例子,从去年11月打完预选赛到今年5月的决赛,半年时间,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全队整体减重了180公斤。”

聋人运动员在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上有先天的失调,需要通过大量高强度的日常训练使身体形成肌肉记忆,因此他们的训练周期要比普通运动员长出一到两倍,付出的辛苦也更多,常人很难想象这群年轻冠军的背后挥洒了多少汗水。而在通往冠军的路上,还有这些孩子对梦想的渴望和因足球而带来的自身蜕变。

球队年龄最大的“老大哥”刘祥,从18岁开始就加入了保定市特教中心男子聋人足球队。几年前刘祥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骶椎裂,但他没有选择放弃足球,而是更加努力地训练。今年2月,因为球队要集训,已经参加工作的刘祥向单位请假但没得到允许,他毅然辞去了工作。李硕知道后,惋惜又心疼地责备他太冲动,但是刘祥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获得冠军是我一生的梦想,第一次离梦想这么近,所以我一定要训练,一定要比赛。”决赛中,正是他的一粒进球,与山东队战成1:1平从而进入点球大战。

守门员刘立国曾是个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头疼的恶作剧少年:美术课上把作为素描对象的水果吃掉,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自己幸灾乐祸,大晚上给老师在微信上发恐怖图片......然而,自从加入球队后,他爱上了足球,在和队友、教练的磨合中逐渐成熟,现在已经变成大家眼中懂事的孩子。决赛前,他对李硕说:“老师,这次比赛我什么也不想,一定要把去年输的赢回来!”他临危不乱扑出的一粒点球,成为球队获胜的关键。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李硕(左一女) 张春武(中间蓝衣)和12位队员合影

已经21岁的赵旭阳因为辍学今年刚读高一。在老家唐县,他是一个令父母头疼的孩子:经常和一群“哥们儿”混在一起,在外惹是生非,总是打架。用李硕的话来说,刚来特教中心时他一身“痞子”气。然而,加入球队后,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不再想着怎么“犯浑”,而是把全部心思用在如何克服自己身体协调性差的问题上。今年4月的一天,赵旭阳的母亲给李硕发来一张她与赵旭阳的微信聊天截图,赵旭阳跟母亲说要拿去年省残运会足球冠军的3000元奖金给母亲买一部新手机,这令赵旭阳母亲备受感动,跟李硕说孩子长大了,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感谢足球给孩子带来的转变。

崔贺是球队的队长,也是队伍中的绝对主力。在决赛前的一次训练中,他不慎将左脚严重崴伤。脚上的疼痛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少年流泪,无法参加比赛的遗憾却让他痛哭。李硕和张春武明白崔贺内心的失落,也明白无法参加比赛对他的打击会有多大。为了不让这个怀揣梦想的孩子失望,特意安排他在决赛中上场。然而全攻全守的比赛节奏让崔贺实在无法带伤发挥,为了不影响队伍整体,踢了2分钟后他咬着牙流泪下场,在场下为队友默默加油。

韩光达作为场上队长在整个决赛阶段踢进了3粒进球,是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他性格沉稳,有责任心,平时就很关照队友。“他很会照顾人,队员们也都很信赖他。”李硕笑着说。

17岁的“小将”贾梓腾身材高大魁梧,是去年年初才加入球队的新人。因为比赛对运动员体重有限制,所以近100公斤的他为了参加比赛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加大训练强度,半年时间体重骤减20多公斤。

主力球员李世恒在决赛前右肩严重受伤,疼痛难忍,且右臂不能左右摆动,医生叮嘱他一定要静养。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和对胜利的强烈渴望,他多次和教练沟通,坚持在决赛时首发上场,并带着绷带完成全场比赛。“我的胳膊可以前后摆动,不影响跑动,所以再疼,我也要上场。”李世恒说。

有史以来最优成绩!河北男子聋人足球队勇夺全国残运会冠军

决赛时带伤上阵的李世恒

梁森、郑佳宝、黄瑀凡、姚孟华、张鑫承,队伍中另外几位不到17岁的小伙子,也都在汗水和梦想中坚持着,于无声中在绿茵场上绽放着精彩的青春。

冠军背后 还有默默付出的人们

之所以能托起这沉甸甸、来之不易的冠军奖杯,除了这些少年的努力,也离不开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

球队主教练,保定学院体育学院足球教师张春武,带领这支队伍已经有8年时间。张春武凭借多年足球执教和裁判经验,潜心研究出最适合聋人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比赛战术。他每天两趟往返50多公里给孩子进行指导,而他所接受的微薄教练补助,可能连油费都不够。5月21日,决赛前一天,他接到家人电话,老父亲因病住进了ICU。“决赛不能没有我”,强忍着对父亲的牵挂,张春武坚持决赛结束才从比赛地天津赶回保定。

8年前,张春武曾对周围的人说,他要把这群聋人孩子培养成全国冠军,当时没有人相信,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可如今,当年的“梦话”实现了。“我希望通过足球给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将来可以多一些选择。比如说考大学(足球特长生),甚至成为职业球员。这次比赛,天津城建大学的教练就看上了几位队里的孩子。同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带领这支队伍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性比赛,我们会一直努力。”张春武腼腆地笑着说。

李硕本职工作是特教中心的安全办主任,在球队,她身兼多职:负责人、手语教练、队医、后勤……而在队员眼中,她更像是一位妈妈。多年来,她在训练和生活中给予这些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们穿多大的衣服多大的袜子她都心中有数。她对这些孩子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自己12岁的女儿,“孩子们站在我身后吹口气我就知道是谁。”李硕这句无意中的玩笑话却埋藏着她对这支球队的付出,对孩子们的爱。这些年放弃双休,错过女儿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她眼眶湿润着说自己爱这些孩子们,不后悔,只是觉得对不起女儿。今年母亲节,球队的孩子们买了一大束鲜花送给她,用手语说出“妈妈,我们爱你”,那一刻,她泪如雨下。

学校的支持,也是球队前进过程中的不竭动力。多年来,保定市特教中心秉承“一体两翼五一流”的办学思路,在提高残障学生知识文化的基础上,用文艺与体育打造孩子们的未来。学校于2011年被河北省残联授予“河北省青少年聋人足球训练基地”,2016年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直致力于残疾人足球发展,不断加大足球训练相关费用投入,以足球教育为起点,逐步形成以“育德、育体、育品、育行”为核心内容的足球文化,为河北残疾人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连成/文 通讯员李硕/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