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15

中药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口服制剂,按照传统中医理论,煎煮是其发挥药效的关键。

传统中医主张用沙锅、瓦罐煎煮;按照药材属性,有“先煎”、“后下”之分。

一般不易煮透、有效成分不易析出或有毒性、须久煎以减毒性的药材。

如石膏、附子等要“先煎”,即未入其他药时,先行煎煮。

而那些药性容易挥发的药材,如:薄荷、青蒿等,则需要“后下”,即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煎即可。

同时,汤剂一般药经过两次煎煮,称为“一煎”、“二煎”。

中医认为,“一煎”可以析出30%的有效成分,其余70%需经“二煎”才能析出。

所以“二煎”的汤剂才真正治病。以前的中医师会让患者先吃“一煎”的汤剂,如果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或调整药方。

正式服药时,也会让患者“一煎”、“二煎”穿插服用,强弱相继,以最大限度发挥药效。

但,传统煎法耗时长,“一煎”、“二煎”,再加上煎煮前药材需浸泡,加起来至少要一两个小时。

因此现代节奏下,医院代煎一般用不锈钢大罐,高温高压煎煮40分钟左右,且七服药一起煎煮,没有“先煎”“后下”之分。

这样快是快了,药效却很难充分发挥了。

在家煎药优点

新鲜——当天煎,当天喝。

及时——拿回家第一时间煎,不用排队等候。

放心——如同自己烧菜,精心处理每一个过程。尤其是一些贵重类药材,自己煎煮总是会更加“放心”。

可控——特殊人群、特殊疾病、特殊情况,总是自己煎好!

缺点

麻烦——药罐子得买,浸泡、煎煮等程序繁琐。

专业——煎药其实是个技术活,需要一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会煎中药。

费时——快节奏的上班族,自己煎中药,别做梦了!

考验毅力——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人来说,自己煎中药绝对考验毅力。

忍受药味——自己煎煮中药还得忍受满屋子的中药味。

代煎中药早已普及

优点

煎煮方便——专业的中药师给您煎煮,其他的可以一概不管。

保存方便——放冰箱冷藏即可,基本可以保存15天左右。

喝药方便——用开水烫热一下,剪开来即可服用。

携带方便——可以带到办公室等地方。

缺点

冷藏保存——冰箱保存过的东西,总是不够好。

特殊情况——代煎中药过于程序化,一些特殊情况仍然不能按照临床需求来做。

心里负担——对于一些有“疑心病”的人来说,别人煎煮总是不放心,总是担心药没有煎透,或者工作人员疏忽等。

煎药费用——虽然煎药费不多,但是对于长期喝中药的人来说也是一笔小开支。

以方便服用为目标的话,在医院煎煮比较好。

如果有条件自己煎煮服用的话,按照科学的方法煎煮,疗效应该更好些,缺点就是费时费力。

煎煮中药不是简单的用水去煮,只有根据药物的特性,以适当的方法去煎煮才能充分发挥疗效。

先说一下煎药用的器皿,根据中医理论,最好别用铁器,有点金克木的意思。

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植物药中含有某些酸类等成份,如果这些成份与金属器皿产生化学反应,有可能降低疗效。

另外提醒大家,煎煮中药时,宜用冷水,有利于药物成分充分析出,提高疗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