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5G时代是否真正来临,不是看国家什么时候发5G商用牌照,而是要看能否便宜买到5G手机的同时又能方便地使用运营商的5G网络。故之,运营商什么时候完成了5G终端的联合在网测试,什么时间就算差不多真正进入了5G商用阶段。

实际在此之前于今年3月份左右,中国移动就做过一个5G试验型终端的集采,当初规模仅50台,分配到各省连2台都不到,当初的5G终端主要由华为和中兴中标。当然在此后时间,各省分公司也做过自已省内的5G终端集采招标,数量在百台左右,规模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前段时间,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了第二次5G终端集采招标公告,集采规模为2700台,其中5G手机为2200台、5G CPE终端500台,其中手机终端拟选取6家供应商,5G数据类终端拟选取2家供应商。此次招标最终结果虽说暂时还未有消息,但从规模上来看算是真正进入了大范围测试阶段。

而在昨天,中国移动的又一次5G终端集采活动开始,本次达到万台规模,总计采购5G终端1.71万台,其中5G手机10100台,5G CPE终端7000台。对于具体的数量分配,暂定为如下:

vivo NEX(5G测试版)100台;OPPO Reno 5G测试版1000台;华为Mate20X 5G测试版采购项目1000台,增采项目4000台,合计为5000台;小米MIX3 5G测试版2000台;中兴A10pro 5G测试版2000台;华为 CPE Pro (5G测试版)5000台;中兴5G CPE Pro 2000台。

由数据可见,华为在增采后成为最大赢家,占据了本次中国移动集采数量中的超一半左右。

至于为何是华为最终胜出,可能在当前这个敏感时间段会有各种不同解读。实际以笔者个人分析事情并没所想那么复杂,华为最终胜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移动的5G网络建设可想而知是以华为、中兴这两家国产设备为主,用他们自家的终端进行测试,相互之间才有优化增益。比如除过华为外,中兴本次总计中标了4000台5G终端排名第二,同样是基于这种考虑。

其二,华为5G终端的基带芯片采用自家的巴龙5000,这是目前业界唯一一款支持SA组网的5G芯片,以后运营商进行SA建网后,本次集采的测试终端同样可以派上用场,这是华为胜出的第二大关键。而反观其它上榜品牌,5G终端的基带芯片基本上全是高通骁龙X50规格,单不说国家战略之间的竞争因素,仅技术方面X50不支持后续的SA组网,也就先期的NSA网络下才值得一用。

所以总结而言,华为最终胜出一点都不意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