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续跌!人民币中间价6天下跌1334点,这一轮贬值的下限在哪?

6连跌!人民币中间价再次下调389点

【一牛财经】讯:中国央行周三(6月27日)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5569,创2017年12月25日以来最弱水平,较上一交易日下调389个基点,降幅创2017年1月9日以来最大,且为连续第6日下调。

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5180,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报6.5560,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报6.5785元。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中间价已连续第6日走贬,累计下跌1334点。

3大原因导致人民币连续贬值

回顾今年来人民币汇率走势,2018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岸汇率升值突破6.3,创下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高水平,自4月中下旬开始,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表示,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看:

首先,本轮人民币贬值主要是被动式的,是由美元指数强势上涨导致的。

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从低位快速上涨,6月21日美元指数达到95.38的高位,为2017年7月份以来最高值。目前,美元指数徘徊在94.6附近,隔夜上涨0.4%,结束四日连跌,周二曾一度跌至6月14日以来低位,因市场担忧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尤其是中国)间的贸易争端升级。

其次,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中美无风险利差收窄。

在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不仅未跟随调整,还采取降准等举措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中美货币政策分歧加大,中美利差进一步缩窄,年初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为1.44%,而目前仅为0.71%,使得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

最后,受中美摩擦加剧影响,我国贸易顺差收窄,经济增速下行担忧再起。

今年前5个月,贸易顺差同比下降26.8%,第一季度经常账户甚至出现逆差,为近15年来首次。进入4月份、5月份以来,我国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前5个月消费、投资增速分别比第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且投资创下2000年以来新低。经济增长前景恶化同样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不利。

人民币贬值的底线在哪?

展望未来走势,多位专家表示人民币汇率依然取决于我国自身的经济基本面,并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在6.70-6.10之间。

平安证券认为,严格推进结构性去杠杆、严控房价等,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短期看,考虑到资本管制仍然严格,且在当前中间价形成机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压力不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下一阶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然会出现一个双向波动,总体保持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不会因为降准等货币政策而导致人民币贬值。

国泰君安固收首席经济学家覃汉认为,美元指数很难像2014年至2015年那样出现单边持续上涨的行情。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对人民币汇率过度悲观,年内突破前高、甚至破7的概率很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监管层对人民币宽幅波动的容忍度或已有所上升,短期内进行干预的可能性较低。短期内,鉴于当前市场情绪仍未回稳,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仍有一定下行空间,底部区域或在6.7。同时考虑到近期人民币下行幅度明显偏快,汇价存在短暂反弹的可能。

不过,《金融时报》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徐瑾日前撰文称,人民币走低不可怕,但是底线在于,捍卫可能因为资本外流造成金融冲击。

毕竟,每次美元走强,都会国际资本流动带来剧烈影响,而新兴市场“首当其冲”,例如: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数据,5月外国投资者总计抛出123亿美元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资产,造成2016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月资金外流。

综上来看,【一牛财经】小编认为,人民币贬值的核心逻辑并不在美元走势,而在至于自身经济结构问题,而未来人民币核心利益,并不是在于市场涨跌,而在于中国的金融安全。当然,央行的每一个选择,都事关人民币的核心利益,也就是中国的金融安全,而我们也应该相信央行能够应对所有的金融情况!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Mac、王海林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