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拉拢这个地方实力派,对马步芳、马继援父子格外关切.在蒋介石、宋美龄的极力撮合下,还将宋美龄的干女儿张训芳嫁给了马继援。到台后,马步芳、马继援父子没有再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来源:老丁看华夏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的情况牵动了众多国人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心,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建设。

在众多感人的捐献事迹之中,有一条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报道有这样一段话:"在沙特的台胞华侨马继援先生得知地震灾情后,牵挂不已,汇来5000美元,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问候。"

台胞华侨马继援是何人?知道他身份的人并不多,但一提起他父亲的大名,很多人都熟悉。


马步芳的儿子被解放军击败后侨居沙特,汶川地震时积极捐款


马继援的父亲名叫马步芳。

马步芳,字子香,临夏人.是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重要人物,与马步青、马鸿宾、马鸿逵,人称“西北四马”。大军阀马步芳有"土皇帝"之称,其人嗜血好杀,凶残横暴,荒乱无耻,其家族统治青海地区长达40年之久。当时有民歌唱道:“上山虎下山狼,凶不过马步芳。”

马继援是马步芳的儿子的(独子),出生于1921年,是典型的官二代。

作为青海军阀马步芳的唯一继承人,马步芳极其注重培养马继援。在军事教育方面,重金聘请名师施教。

马继援在父亲的"栽培"下,14岁时就被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任命为上校参谋长。17岁时,又被任命为少将旅长。20岁时,调任第82军少将副军长。22岁时,代理第82军军长。28岁时,升任青海兵团(辖第82军、第129军、新编步兵军、新编骑兵军)中将司令官。

马继援的飞黄腾达离不开他父亲的帮忙,但这个年轻人本身也是很有本事的,他曾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之后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我的军事思考》。

抗日时期,马继援在运城,淮阳,寿县、凤台等地,多次率军重创日军,令日军闻风丧胆。

不过,马继援这人十分顽固,他多次领受蒋介石的将令,参与攻打新四军、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拉拢这个地方实力派,对马步芳、马继援父子格外关切.在蒋介石、宋美龄的极力撮合下,还将宋美龄的干女儿张训芳嫁给了马继援。

当时,因为过于亲切,还弄出了一个大笑话。

一天,马步芳带着儿子马继援去南京总统府拜见蒋介石。蒋经国也在场。

见面寒暄时,老蒋客气地介绍道:”这是犬子蒋经国。"

马步芳一听,蒋总裁的儿子都称"犬子",那我的儿子肯定不能比他高了。

于是,他指着马继援说:”这是驴曰的马继援!”

蒋介石、蒋经国听后哭笑不得。

1949年5月之后,蒋介石先是委任马继援先为青海兵团总司令,又任命他为西北军政公署长官,集西北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而马继援则在蒋介石的指令下,多次与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交手。

面对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凌厉攻势,马继援由一开始的狂妄歼敌,转变为力不从心了。兰州一役,青马精锐损失殆尽。

被解放军击败后,蒋介石以"擅自脱离部队"之名将马继援撤职.不久,马继援跟着父亲去了中国台湾省。

到台后,马步芳、马继援父子没有再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不久,父子二人选择移居沙特阿拉伯麦加。并在那里安家落户。

马步芳的儿子被解放军击败后侨居沙特,汶川地震时积极捐款

在异国他乡,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继援一天天老去。此时的他,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日益增长。特别到了晚年时期,马继援最思念的是家乡的那片热土。

一次,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举行宴会,马继援也在被邀请之列。宴会开场,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已经白发苍苍的马继援目不转睛注视着红旗,热泪盈眶。

马继援在异国他乡漂泊了许久,有着无限的乡愁,他也想回家乡看看,看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但他知道,自己恶贯满盈,要回家乡只能是等来世了。

马步芳的儿子被解放军击败后侨居沙特,汶川地震时积极捐款

2008年汶川发生了地震,远在沙特的马继援得知灾情后,牵挂不已。很快,他积极捐款5000美元,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问候。

捐款时,马继援泪流满面。他知道,当年西北的"马家军"双手沾满了红军西路军烈士的鲜血,自己也恶贯满盈,欠下家乡太多,心中有愧。汶川地震捐5000美金对他来讲算个啥?不过是当年他爹马步芳从西北地区搜刮的九牛一毛而已。

2012年2月27日,马继援在沙特阿拉伯病逝,终年91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