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科举之城”到“院士之乡”,千百年来,闽侯这座城市在世代延续的文脉哺育下,传承了家国情怀,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进取的活力。《中国影像方志》福建省 闽侯篇。

2019.6.13 12:56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福建省 闽侯篇

侯官篇 预告片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立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为闽越王。无诸仿效中原,在闽地的冶山筑城建都,称“东冶”,这是闽越地域第一个行政建制。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朝在闽地建立候官县。侯官,原是汉武帝留守闽越军队的基层建制名称。

公元909年,王审知被晋封闽王。在治闽39年时间里,王审知鼓励生产,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让闽地成为唐末乱世之中的一方安宁之地。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王审知将都城建于闽侯,闽侯古城依山而建,伴江而置。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描绘宋代闽侯古城的图纸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2019年2月,新的闽侯县博物馆落成,4000多件文物在新的展馆静静诉说八闽首邑的辉煌过往。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第125座墓葬出土的“塔式壶”——“东方神灯”


福船建造重镇


1987年8月,一艘宋代沉船在南海海域被发现,超过六万件南宋瓷器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令人瞩目的“南海一号”。作为一艘木质古船,“南海一号”是如何做到历经八百多年而不腐的呢?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杉木,是福建人造船的常用木材。经专家证实,“南海一号”就是中国宋代的“福船”。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根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宋代的海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这种船型多为福船。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闽侯的东冶自汉朝起就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孙吴时期还特别设立了管理造船的官职典船校尉。在王审知开辟了闽江甘棠港后,满载闽浙赣三地货物往来于东冶港口的,就是福船。

那时的东冶港与广州、扬州并列为中国三大贸易港口,是中国至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林则徐幼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早早就树立了经世致用的少年心志,这让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从26岁离开闽侯,林则徐为官三十多年,历经十四省。无论是黄河决口的开封,还是水灾泛滥的江苏,抑或是“林公渠“所在的新疆,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身影。即便是因故返乡,林则徐也主持修浚了福州西湖。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水利之废兴,农田系焉,人文亦系焉。”

——《畿辅水利议》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治水就是为民生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林则徐从离开家乡闽侯起,就将自己的一生荣辱交给了国家和人民。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1839年6月,林则徐用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这一创举也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民族不屈的决心。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在一招一式,一声一调中传承


“锣钹声中刀光剑影,话说古今泻云蒸雾”,福州评话是中国评书的一种,以福州方音说书,可以追溯到宋代,被称为“人文活化石”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2006年,福州评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代人束皙所著的《发蒙记》,最早记录了田螺姑娘的传说。晋朝时,候官县有个叫谢端的孤儿,虽然生活贫苦,却品行端正,勤劳善良,每天起早摸黑耕作。他的品行打动了上天,天帝令天河中的白衣素女化作田螺下凡,帮他致富。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由谢逸桢创作的闽剧《田螺姑娘》将这个诞生在闽侯的故事完整地搬上闽剧舞台,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并已经走出闽侯,到各地巡演。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文脉传承 院士之乡


1938年出生于闽侯山村的黄春平,怀着“加强国防”的朴实愿望,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怀着报国情怀,黄春平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和导弹技术专家,担任了“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航天飞船的火箭总指挥。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虽地处中原文化的边缘,闽侯一直秉持尊师重教的传统。千年文脉在琅琅书声中世代传承,诞生了水西林氏四代“父子孙孙世进士”、明代陈氏“九条金带”等儒林佳话,为闽侯赢得了“科举之城”的美誉。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建国以来,闽侯先后走出了十七位院士,“伯侄双院士”侯德榜和侯虞钧、“父女双院士” 唐仲璋和唐崇惕,庄巧生和庄文颖,尤为夺目,堪称“院士之乡”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父女双院士” 唐仲璋和唐崇惕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庄巧生和庄文颖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从“科举之城”到“院士之乡”,千百年来,闽侯这座城市在世代延续的文脉哺育下,传承了家国情怀,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进取的活力。

中国影像方志 | 闽侯:英雄辈出福船建造重镇 千年文脉闽剧评话传承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闽侯篇》

播出时间:6月13日 12:5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麦馨元(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