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了解到,各地通过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保障困难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职业培训机构结对帮扶贫困家庭

让贫困户靠手艺就业

掌握一技之长,脱贫更有指望。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通过技工院校等职业培训机构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一对一开展技能培训,让贫困户靠手艺就业。

这几天,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新设立的光电一体专业迎来了第一批学员。贫困户李红霞正在跟老师学做旅游纪念品,扫描图片、激光内雕,很快当地标志性的旅游建筑就被雕刻在水晶纪念品里面。

贫困户学员 李红霞:我很喜欢这门技术,它很有发展前景,它的科技含量很高。

克什克腾旗是全国旅游大县,但是过去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旅游商品。自从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开设了光电一体等专业,在帮助贫困户实现技能就业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了技能人才。为了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学会真本领,学校提供场地,把民间手工艺人请进来,开办大师工作室,手把手、一对一为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课程设置从基础班、提升班到高级班全部免费。贫困户的作品学校一部分回收售卖,一部分通过电商线上销售。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学员 张艳杰:现在能编几款手工勾线拖鞋,还会做一些手工艺品,挺知足的。我想继续再多学一些,自己开个店。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副校长 吕建国:农民、牧民需要学什么专业,我们就培训什么专业,师傅带徒弟式的实操,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学校还把技能培训课堂更多设在田间地头,聘请技术能手跟踪指导教学。今年,贫困户董玉辉家蘑菇大丰收,产量是去年的一倍多。从种植、上架、到摘菇,每个细节都有老师随时随地指导,说起培训的好处,董玉辉深有感触。

贫困户学员 董玉辉:香菇种植技术基本要领都掌握了,所以香菇长势相当好。学会了种植技术,永远在你脑子里的,别人抢不去的,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把它变成经济来源。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培训部主任 李相武:建档立卡的学员每人每天(补贴)60块钱,企业过来招工,我们优先推荐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技能培训不仅仅针对的是贫困户,还有边缘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想培训的当地群众全部纳入培训范围。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乡土人才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当地组织“农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来到设施农业园区,走进农机大户家中,现场为农户进行指导培训,向农户派送“农技红包”,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土专家 韩广忠:白天必须在25摄氏度以上,知道不?现在是小苗期,28-30摄氏度之间都是正常。

在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三七地设施农业园区,土专家韩广忠正在给种植户刘瑞讲解香瓜的育苗注意事项,从棚室的温度到土壤的湿度,韩广忠都一一作了详细指导。经过去年的试种加上技术人员的上门指导,刘瑞今年把整个棚室全部种上香瓜,预计纯收入6万多元。

种植户 刘瑞:现在这么一指导,对我帮助挺大的,原来自己心中没数,有了指导的,灾害也没有了,还高产,我们瓜农心中有数了,也有底了。

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西沟村贫困户刘芳今年就靠着政府与企业合作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脱了贫,现在刘芳的两个大棚已经采摘了五茬蘑菇。

西沟村贫困户 刘芳:最起码来说这个有保障,什么都不用负责,就是干活,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这一年产六茬,(一年还了本)一个棚最少能剩两万块钱,比种地要强多了,不仅让我脱了贫,而且我还想自己干,明年自己回家支两个大棚,就在家里创业致富。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组织全市75家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对每一名有培训愿望的劳动者,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共开展107期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4000多人,其中3700多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5%。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农村妇女变身“上班族”

承载致富“大梦想”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永恒乡河口村的服装厂,女工们正在赶制校服订单。看着大家越发熟练的缝纫技术,服装厂负责人刘丽丹总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服装厂负责人 刘丽丹:这些村民们,基本上都已经很熟练了,做出来的活也都非常好。这样能给他们脱贫致富了,我也是尽一份责任心,为了精准扶贫嘛。

2016年年底,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志民找到刘丽丹想要购买设备建服装厂。经过协调,刘丽丹免费提供了建厂所需设备,培训村民,提供货源,回收成品。

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 赵志民:给咱们村协调了10台旧的缝纫机,也组织咱们村里的几名妇女免费到服装厂进行了培训。咱们的服装厂带动了村里的十几名妇女就业,也给她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村民宋春艳是河口村服装厂第一批女工,从最初的零基础女工,到现在河口村服装厂的主管,宋春艳直言致富路上越来越有奔头。

河口村村民 宋春艳:以前成天打麻将,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现在守家带地的,最低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个人家的财力增加很多,奔小康的步伐也快了。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就业脱贫技能培训助力精准扶贫

现在不仅永恒乡,勃利县的杏树朝鲜族乡永安村也通过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让木耳种植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不到两年的时间,张志海从曾经的木耳种植户成为了永安村木耳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张志海信心十足。

永安村木耳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张志海:咱们东北黑龙江的木耳从来不愁销路,它的品质特别好。有市场,有消费群体,咱们拿到好的平台上去卖,打出自己的品牌。

同样信心满满的还有七台河市勃利县杏树朝鲜族乡永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潘峰。精准扶贫,既要做好富农工程,更要做好富脑工程,潘峰要做一支打不走的工作队。

永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潘峰:我们决心做一支打不走的工作队,共同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成果,让农民真正的富起来,致富奔小康。

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技术扶贫新路子,提高了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对根治“贫根”效果明显。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实效性。

这些地方的贫困户,年收入高达数万元!职业培训打开贫困户“幸福大门”

本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记者:李伟民、端木、杨娜

编辑:李沛 // 责编:白晨 // 监制:张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