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女/奴婢/丫鬟的名字闹着玩儿,而且很俗套

基本都从以前的清宫剧中延续下来的风格,类似之前的明月彩霞,名字就像临时取的,都一种风格,类似珍珠玛瑙翡翠琥珀、莲心惢心茉心丽心之类的,闹着玩儿吗?

2:嫔妃、大臣等众人异口同声

有些时候异口同声可以理解,比如“臣妾告退”之类的,这种要么简短,要么惯用的,但很多话是临时性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想到一起去,那么一长串,又是临时性的话,竟然所有人异口同声,导演难道不觉得很假吗?可怕恶是中国古装剧一直在复制这个俗套的方式。

3:台词的衔接太假

比如甲乙对话,丙来报,一定是甲乙刚好说完,或者停顿,如果丙是一旁插话也就罢了,就当等甲乙说完,或者停顿时再插话,还说得过去,但有时候明明丙是突如其来的,却那么巧,刚好甲乙说完话或者停顿,就像等着丙的台词,太尴尬了,实际上,可以让甲和乙故意说一些有的没的,然后被突如其来的丙打断,这样更真实。

4:才艺表演得宠

一旦失宠后,得宠的伎俩就是才艺表演,这个真的想吐槽,什么滑冰、弹琴、唱歌,简直曲苑杂坛,把皇上演得就跟杀β似的,明明不喜欢一个嫔妃,突然在一个场合看到她表演节目就开始喜欢了,然后就开始侍寝什么的,假死了,我宁愿相信人会出于人性的本能对一个嫔妃腻了换一个,都不相信因为一个节目表演就宠幸一个人,哪怕是突然被节目打动,也可以看看节目,让她侍寝几天,不至于因一个节目表演就重新被宠幸那么久吧。

5:嫔妃当着太后/皇帝/皇后等人的面说悄悄话,那么大声,还假装都没听到

而且太后皇上什么的还专门在嫔妃说悄悄话时安静,等着她们说完,居高临下的太后和皇上,竟然未发觉,可能吗?嫔妃们都应该恭恭敬敬地听,怎么可能转头挤眉弄眼说悄悄话,还那么大声?其实,可以设计的真实一些,就是不必转过头,保持微笑,嘟囔着说,哪怕说不清,有字幕就行

还有,昨天的一幕,舒贵人刚掉头走开,如懿就说“舒贵人如何如何”,太假了,那几部的距离,谁都能听见,多少等人家走远再说吧?(拒绝用“就是故意说给舒贵人听的”来尬洗)

特别声明:本文为贴吧平台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了解更多请登录贴吧app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