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层讲的就是避免冤假错案,因为古时候无论是技术还是手段都没有现在发达,而官府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证据作为依据,然后凭借地方官员的头脑断案,而古代也会有收受贿赂之类的事,这样会导致很多冤假错案,所以死刑是要一层层往朝廷报的,审核无误才能判决。因为古代没有小汽车,只有车马,一层层往上报是非常慢的,即使春天就判决了,等指示下达也要到秋冬的季节了,而更加复杂的案子甚至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长,可能一个官员的任职结束,案子还没有定论,这样对自己的官位有好处,也可以更好的保护犯人。

在古代,很多犯人在被判了死刑之后,除了一些被判了立刻斩首的罪大恶极的人之外,很多犯人都会被判"秋后问斩",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

有什么含义呢?大家接着往下看!

这个词是有很多层意思的,第一层是因为古代的哲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古代这是天人去感应天人合一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的生长规律可不止我们现代人会去观察探索,古时候的先贤,也对这个非常有研究,并且还有一套用在农民耕种和古代祭祀等等方面的理论,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董仲舒有一作品,更是把"秋后问斩"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内容的意思大概是:春天庆祝,夏天奖赏,秋天惩罚,冬天酷刑。而汉朝时期的礼法对后人影响非常大,所以这样的处罚方式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第二层讲的是从古到今,我们国家都是以农为本的,而农耕是在秋天结束的,这个时候众人就都不忙了,无论是官还是百姓都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了,所以要在秋季处决犯人,这样既可以不耽误农耕,又可以杀鸡儆猴,震慑百姓。

第三层讲的就是避免冤假错案,因为古时候无论是技术还是手段都没有现在发达,而官府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证据作为依据,然后凭借地方官员的头脑断案,而古代也会有收受贿赂之类的事,这样会导致很多冤假错案,所以死刑是要一层层往朝廷报的,审核无误才能判决。

因为古代没有小汽车,只有车马,一层层往上报是非常慢的,即使春天就判决了,等指示下达也要到秋冬的季节了,而更加复杂的案子甚至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长,可能一个官员的任职结束,案子还没有定论,这样对自己的官位有好处,也可以更好的保护犯人。满清的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就是这样拖下去的。

古时候行刑也会选在正午这种阳气最盛的时候,可以压制犯人的阴寒之气,这也是一种顺应天意的表现。

所以在古人的意识里,"秋"就有一种不好的寓意,所以也有很多跟"秋"相关的词,例如多事之秋等等,这也是汉朝的法度延续下来的结果,3个原因个个都很现实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