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19年被否企业问题及审核结果情况来看,发审委关注重点仍集中在: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关问题、关联交易和业务独立性质疑、持续盈利能力、供应商&客户相关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规范性问题、员工问题、股权相关问题。从2018年被否企业问题及审核结果情况来看,大发审委的关注重点集中在: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关问题、关联交易与业务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问题、会计处理和会计准则相关、现场核查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

文/张奥平 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

截止2019年5月31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计有3622家,其中主板有1928家,占比53.23%;中小板933家,占比25.76%;创业板761家,占比21.01%。从4月11日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19年第17次发审委会议,到5月30日的第44次发审委会议,有12次会议是对新股发行进行审核,20家企业的IPO申请悉数通过,这也意味着连续12次新股发行审核会议的过会率都达到了100%。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之后,过会率大幅提高,过会率的攀升或许暗示着,政策面对IPO的监管思路已经悄然转势。伴随着A股IPO企业质量的明显改善,A股IPO审核进入“即报即审,即审即发”的新常态。4月每周上会企业数目相比3月明显增多,4月前期上会数目较多,呈现出4:5:2:5的格局。5月上会较平稳,每周上会企业稳定在2-3家。

此外,随着科创板有关规则的落地以及上交所接连公布出的科创板前四批受理企业名单,科创板时代正式到来。若从科创版改革内容去预测未来A股的趋势。我们发现,在新股发行方面,科创板的上市门槛不是“唯业绩论”,在发审委进行审议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这方面的隐形门槛,现在也不排除已经取消,并逐渐开始放宽盈利条件。因此我们大胆预测未来整个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标准中,都不会再对持续盈利设置硬性要求。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硬科技”型、新经济类的企业在科创板寻求上市。

2019年4、5月A股IPO整体情况

2019年4月共有16家企业上会,审核节奏比三月份翻了一倍。发审委本月审核企业16家,15家企业过会,1家被否,过会率达93.75%;2019年5月共有11家企业上会,相比4月,整体看来审核节奏平缓,每周安排3家左右企业上会。发审委本月审核企业11家,11家企业过会,0家被否,过会率达100%。综合18年至今的IPO市场情况,2019年4、5月审核节奏较快,过会率相当高,至2018年以来,近两月过会率达到巅峰。

数据来源:Wind(注:2019年2月无IPO)

1、2019年4月A股IPO过会情况

2019年4月15家过会企业分别是: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惠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松炀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主板7家,创业板6家,中小板2家。从过会企业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广东省过会企业家数居榜首,实现4家企业过会,四川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各实现2家企业过会,北京、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陕西省各实现1家过会。从过会企业行业上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家、通用设备制造业2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家,商务服务业、金融业货币银行服务、金融业资本市场服务、造纸及纸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一家。

表1 4月IPO过会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2、2019年4月A股IPO未过会情况

本月被否企业有1家,为: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被否主要原因: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同业竞争问题。本月无暂缓表决企业。

3、2019年5月A股IPO过会情况

2019年5月11家过会企业分别是: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主板7家,创业板3家,中小板1家。从过会企业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江苏省、浙江省各2家,安徽省、山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实现1家企业过会。从过会企业行业上看,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2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造纸及纸制品业、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批发和零售业、开采辅助活动、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各一家。

表2 5月IPO过会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本月无被否企业、无暂缓表决企业。

2019年4、5月IPO被否情况

4月共有16家企业上会(不含取消审核),其中15家企业过会,1家企业被否,整体过会率为93.75%,被否率为6.25%,为申请创业板被否。

5月共有11家企业上会(不含取消审核),其中11家企业过会,0家企业被否,整体过会率为100%,被否率为0%。

1、被否企业板块情况

从被否板块情况分布来看,2019年4、5月创业板被否企业数量为1家,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各为0家。

数据来源:Wind

2、被否企业排队时间情况

从被否企业排队时间来看,2019年4月被否企业排队时间中1.5-2年的有1家。综合过去一年间被否企业排队时间来看仍集中于0.5-1.5年。

数据来源:Wind

3、被否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从被否企业行业分布上来看,2019年4月被否企业行业为计算研究与技术服务行业。

自2018年以来,从被否企业行业分布上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数量最多,高达11家;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家,汽车制造业4家;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各3家;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批发和零售业各2家;仪器仪表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其他占15家。

数据来源:Wind

4、被否企业利润规模情况

从被否企业利润规模情况上来看,2019年3月被否企业归母净利润5314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39万,距离8000万的利润“红线”仍有不小差距。

自2018年以来,从被否企业利润规模情况上来看,被否企业利润规模集中在3000万至8000万之间,其中3000万至5000万被否企业有22家,5000万至8000万被否企业有23家。小于3000万被否企业有5家,大于8000万被否企业有13家。目前总体来看8000万的利润规模仍是企业成功实现IPO的保障。

数据来源:Wind

5、被否原因梳理

从2018年被否企业问题及审核结果情况来看,大发审委的关注重点集中在: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关问题、关联交易与业务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问题、会计处理和会计准则相关、现场核查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

从2019年被否企业问题及审核结果情况来看,发审委关注重点仍集中在: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关问题、关联交易和业务独立性质疑、持续盈利能力、供应商&客户相关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规范性问题、员工问题、股权相关问题。

1家涉及毛利率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毛利率低于或高于同行业、某种毛利率与其他相比差异大、毛利率变化趋势与同行业不一致、某种毛利率高于或低于另一种毛利率等问题;

4家涉及关联交易和业务独立性质疑主要包括关联交易逐年增长、与关联方交易金额占同类业务比重、交易价格公允性、与经销商与管理商联营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联方大额无息资金拆借等问题、同业竞争或利益输送等问题;

4家涉及持续盈利能力相关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能力、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影响、不同招投标方式是否影响、营收净利大幅下滑、与重大客户约定协议是否可持续、贸易政策影响、是否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等问题;

3家涉及供应商&客户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较高、第一大客户和供应商重合、经销商刚成立即成为发行人经销商、经销商是否取得相关证照、与重要客户与供应商合同有效期到期后继续开展合作是否存在风险等问题;

1家涉及合法合规问题主要包括业务资质/业务授权、环境保护方面问题、未按照规定办理外汇登记前多次向境外股东利润分配、划拨土地实际用途合规性、诉讼纠纷(常见如专利及商标诉讼)和权属纠纷等问题;

1家涉及内部控制规范性问题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分包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收入确认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等问题;

1家涉及员工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相关问题、职工薪酬问题、人员构成稳定、研发支出等问题。

1家涉股权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实际控制人认定问题、股权转让的合理性、股权代持问题、潜在股权争议或纠纷、潜在对赌协议条款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