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例如,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为完成长城站站房设计、生产和装配任务,精心挑选了14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攻关小组,根据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选用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出既轻便,又防寒抗风的活动房。就这样,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站和科学考察需用的4000余种、计500多吨物资,从全国各地,用飞机、船舶、火车和汽车按时运送到考察队出发地,即上海黄浦江畔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为考察队按时出征和成功建站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黄金生

南极建站全国攻关大协作,4000余种500多吨物资短时间内准时备齐

中山站,建立于1989 年2 月26 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南极洲是一块不毛之地,要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就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以便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因此,南极考察所需要的一切软件和硬件,出发前在国内都必须精心准备。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日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问题。因此,在对南极的地理地貌和自然环境有了比较全面了解后,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但是,在目前我国还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选建南极站站址的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与此同时,担负航行指挥和通讯联络的国家海洋局管理指挥司,广泛搜集了航海、气象、冰情、通讯和外港的资料,周密设计出通往南极洲的最佳航线,制订出保障航行安全和通讯指挥畅通的最佳方案。

要想把赴南极考察的各种物资设备和人员运送到南极洲,从事南极考察的各国大都采用具有破冰能力的或抗冰能力的极地考察船。我国国家海洋局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建造专门的南极考察船方案的论证工作。但由于各种具体问题及财政上的困难,计划都被迫搁置了。经过反复讨论,决定用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代替破冰船。“向阳红10号”不具备破冰能力,但可以在南极冰区以外的任何海区航行作业,续航力为1.8万海里,可以抵抗12级风浪。

南极建站全国攻关大协作,4000余种500多吨物资短时间内准时备齐

/泰山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与此同时,全国各有关工厂、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了攻关大协作。例如,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为完成长城站站房设计、生产和装配任务,精心挑选了14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攻关小组,根据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选用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出既轻便,又防寒抗风的活动房;上海纺织科学院参照国外的南极羽绒服,研制出御寒、挡风、防雨雪和轻便、结实、耐磨的羽绒服面料后,迅速交由上海羽绒服厂为南极考察队员加工制作出适合南极考察的羽绒服;天津运动鞋厂、长征鞋厂、大中华橡胶厂,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研制、生产出适合南极野外作业的防寒防水靴;北京汽车制造厂,为考察队设计、生产出两台特种车辆。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海军总医院等单位,向考察队生产提供了尼龙帐篷、汽油锅灶和各种药品。

就这样,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站和科学考察需用的4000余种、计500多吨物资,从全国各地,用飞机、船舶、火车和汽车按时运送到考察队出发地,即上海黄浦江畔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为考察队按时出征和成功建站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