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齐登科

中国解剖学专家齐登科

齐登科(1904—1971),行唐县人。193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医科。曾任贵阳医学院、中正医学院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授。

1931年起,齐登科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1933年执教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配合教学,收集和制备数百件解剖标本,建立当时国内有名的解剖标本陈列室。当时一些西方人类学者认为:黄种人的脑沟回与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脑沟回更为相似,而白种人的脑沟回与高等灵长类的脑沟回类似之处却较少,由此判定中国人为“劣等民族”。齐登科与同行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亲自动手解剖了50例中国人尸体的100侧脑沟回,证明中国人的脑沟回与白人相同。1941年,他们在《Americ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美国人类学杂志》)上,发表了反响剧烈的论文“中国人脑沟回的模式”,反驳了这种说法。

齐登科为中国解剖学会发起人之一,1947年在上海筹建解剖学会,任总常务理事。创办了《解剖学通报》,并担任主编。合编有《局部解剖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人体解剖学教研组主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上海解剖学会副理事长、《解剖学通报》主编、《辞海》人体解剖学编委,还被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及神经解剖学专题委员会委员。齐登科还是九三学社社员,并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齐登科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虽身患重病,还坚持讲课、指导实验,遇有问题,要求师生到他病榻前进行讨论,被青年师生视为严师益友。曾带领教师自编中文教材,有《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内、外、妇、儿、皮肤、耳鼻喉各专科解剖学教材10余种,扭转解剖学沿用外文教材的局面。另编绘《人体解剖学图谱》四卷,所设计描绘的各类标本图画,被不少解剖学教材用为插图。晚年致力于心血管的研究,发表有冠状心血管、肾内血管和肝内血管等论文10余篇。

1971年,齐登科因病逝世,享年67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