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和古玩打交道的收藏者聚在一起,也在天天谈论古玩的价格。有的说买赚了,有的讲卖赔了,到底一件古玩成交是赚是赔,好像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于是幻想,要是古玩的价格,也能像其他商品一样,明码标价,让买卖双方都明白就好了。

明码标价 ?可以吗?

于是乎就会有人设想,如果古玩商品能像其它商品一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是不是就可以让买卖双方清楚明白。但是古玩的特殊性注定了它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明码标价。通常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当买家看中某件古玩询价时,老板就会口若悬河、王婆卖瓜似的把自己的古玩吹嘘一番,随后就报出了卖价,而这个价格往往都虚高,水分很大。然而懂行的买家往往不吃卖家这一套,拿着古玩仔细地观察之后,道出古玩的缺陷与不足,然后报了个自己心里能承受的价位。就在买卖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声中,古玩最终在最接近买卖双方的心理价位上成交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而这个也是目前古玩市场上通行的交易规则。尽管一件古玩它没有精准的一个价格,但是它一旦能真正成交,那必定是卖家认为自己赚了钱没卖亏,买家也必定认为自己捡漏了没买亏。

在拍卖场是最能体现古玩艺术品价格的地方,由于买家相互竟价,价高者得,使得古玩艺术品达到自身最高的价格,从而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然一些古玩艺术品流标,就是没有达到卖家的期望值或是超过了买家的心理承受范围。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已说得十分透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古玩精品一上拍卖会,往往会拍出天价,就是因为其稀少而精美。

我们经常听到,某件珍稀文物是无价之宝,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这也只表示它很值钱,十分珍贵。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可是,当这件古董进入了市场,它的价值还是可以被量化的。

如有藏品可私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