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此即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并吸收了姜子牙《六韬》的精华,而且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仍在借鉴《六韬》的精华。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历代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被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