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风而闻名的新疆阿拉山口气象站,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1956年,阿拉山口气象站在一片方圆几十公里无居民点、无单位存在的戈壁滩上建起。几十年来,这个气象站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在特定历史阶段、在保卫祖国领土的问题上,誓死捍卫。

  

  从建站到中苏关系紧张、边境环境恶化的特殊历史时期,他们站在祖国西北边境,为保卫祖国领土、维护国家利益发挥了突出作用。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如今,这段历史骄傲地陈列在阿拉山口市展览馆1号展厅,提醒后人铭记前人奉献与功绩,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阿拉山口气象站职工扛枪开展测风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1956年

  7月1日观测

  填补观测空白,服务中苏友谊铁路建设

  马车拉出的气象站:百叶箱都能被大风刮倒

  《国门前的崛起》一书中的《边陲第一家——记阿拉山口气象局》记载了一次大风过程:“1984年4月24日的一场大风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气象站两排平房上的瓦全部被风掀走……两名强壮的职工匍匐在地,用了将近半小时的时间才接近百叶箱,可百叶箱早已被大风刮倒。”

  阿拉山口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哈边界,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蒸发量高达4000多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31.9℃,这里还是世界五大风区之一,全年8级以上大风最多日数达188天,历史极大风速55米/秒。

  因地处边境,阿拉山口成为中国与苏联陆路交通运输的重要关隘。1956年,当时的国家气象局从全国大规模气象站网布局的科学性、覆盖性、代表性考虑,特别是修建中苏友谊铁路的需要,决定在铁路出境点博乐县(现博乐市)阿拉山口建立一个气象站,以填补该地区的气象数据空白。

  刘英(阿拉山口气象站第一任站长)和郑文同两人骑着马,仅依靠一个指北针,从博乐来到阿拉山口,开始气象站选址建站工作。建站材料、仪器全靠马车运输,人住在地窝子里,喝的是苦碱水,照明用的是柴油灯,做饭取暖烧火用的是梭梭柴。同年7月1日,除了简单的气象仪器外,在没有其他任何办公设备的简陋条件下,正式开始气象观测,名称为博乐县阿拉山口气候站。

  1957年11月1日,该站改名为博乐县阿拉山口气象站。因为这一带没有其他单位,在当时出版的地图上,以阿拉山口气象站作为这一区域的标注。1960年5月,该站再次更名为博乐县阿拉山口气象服务站。

   在阿拉山口市展览馆,展馆的橱窗下赫然摆放着由博乐阿拉山口气候站1957年填写上报的《基本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其中特别记载了 1956年6月建站,7月1日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业务的事项。由此可见,气候站早于边防站6年存在于阿拉山口。

  1963年

  成立民兵班

  地处中苏边境敏感地区,又逢两国关系紧张期

  承担边防职责、提供气象服务,维护国家利益义不容辞

  

  随着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边境紧张形势也进一步升级,阿拉山口气象站职工所肩负的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任务进一步强化。 《阿拉山口气象服务站战备工作计划安排》中,气象站要求职工“在完成值班任务的同时,要加强苏方动态观测,发现微小异常现象均需向边防站汇报并详细登记,作为交接班重要内容之一”“要懂得步枪、半自动步枪、轻机枪的构造原理,战斗性能,学会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国外的重重压力和复杂局面,面对着国内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经济状况,我国与苏联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彼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新疆干部严重缺乏,遂使用了许多苏联籍干部,中方在边界上很少驻兵,也没有划定边界,而阿拉山口气象站就处在中苏边境敏感地区。

  起初是为修建中苏友谊铁路而设立的阿拉山口气象站,义不容辞地投入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中去。 根据费永丰(1959年10月至1974年5月担任阿拉山口气象站站长)夫妇回忆,在1962年边境形势紧张的时期,气象站职工与相邻的兵团农五师红星十五场的一个民兵班共同执行巡逻任务,他们亲眼目睹了苏方拖拉机借耕地名义,一步步进逼直至伸入我方领土,直到1962年8月设立阿拉山口边防站之后,巡逻和维护边界稳定等任务交给了边防站,苏方的行动才有所收敛。

  在一份《阿拉山口气象站边防工作简报》中,记述着1965年前气象站干部职工在承担气象业务任务外,还肩负着守卫国家安全、领土完整、边境稳定等任务,特别是协助边防站监视边境周围情况,气象站职工“养成了一眼看天一眼观察边防的好习惯”。

  根据当地武装部的要求,1963年气象站成立了民兵班,配备了枪支弹药,在边防站军人的指导下开展了民兵训练,每个气象工作人员都基本掌握了射击技术,投弹距离也从最初的30米左右达到了45米左右,在实弹射击考核中,全站12名同志有7名同志达到优秀;同时,气象站坚决地执行边防登记制度,对来往过路行人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登记。

  1969年

  集合演练

  抓革命、促业务、守边防

  测风雨、观云天 看守住祖国西大门

  

  1970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杨勇同志到阿拉山口视察边防时,就称赞阿拉山口气象站在保卫这片领土中的特别作用。

  1978年,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来到阿拉山口气象站调研,赞扬他们为祖国西部边疆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为气象监测收集资料,测风雨、观云天;还有一件特别的贡献,就是看守住了祖国西大门。

  职工在阿拉山口气象站观测场开展观测工作(1972年)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在“文革”期间,阿拉山口气象站依然担负着保卫国家的任务。根据费永丰夫妇口述:边境地区要保持单位的秩序,内部不能乱。彼时,气象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三项:抓革命、促业务、守边防。1969年至1970年期间,气象站多次组织夜间紧急集合演练,以增强大家居安思危的意识。

  年轻时的费永丰在阿拉山口气象站工作。 图片来源:新疆自治区气象局

  费永丰特别提到, 1962年边防站设立之后,作为阿拉山口仅有的友邻单位,气象站与边防站的关系非常密切,使命有所不同,但对组织、对国家的奉献相同。 两站每逢节日共同欢庆,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两单位许多同志一直是保持联系的好友。

  在《博乐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1973年10月13日,召开第二次民兵代表大会,…会上表彰燎原公社民兵营、阿拉山口气象站民兵排等16个先进集体和32名先进个人。”由此可知,当地政府对阿拉山口气象站民兵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后 记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政治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与新疆接壤的周边国家政治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1994年4月26日签署的中哈国界协定,1997年9月24日签署的中哈国界补充协定,以及1998年7月4日签署的中哈国界补充协定的规定,中哈边界问题得到了全面彻底的解决,处于中哈边境地区的阿拉山口终于迎来了安宁与稳定。

  

  新建中的阿拉山口气象站 图片来源:阿拉山口气象站

  独特的区位和特殊的作用,让这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为国家铁路公路一类口岸;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疆成为中国与欧亚各国交往交流的大通道,昔日的神秘之地阿拉山口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部的桥头堡,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口岸城市,城市职能更加细化,国际合作、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阿拉山口市气象局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现在是历史的延伸,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对阿拉山口气象站的历史,我们更不应该忘记。

  来源 | 中国气象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