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车呀,可是学问多了去了,几天呢,我为大家带来的话题是:纯国产车何时才能才能走向世界,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国内市场已有半个天下的纯国产车,何时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这里要指出一点,要走向全世界呀,首先在国内得实现霸主地位呀,攘外必先安内呀,其实这一点纯国产车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想看图说话:

国内市场已有半个天下的纯国产车,何时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2017车企销量榜

就按这个榜单,用汪峰的话来说就是:我大国企撑起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呀!然后我们来谈谈梦想,人要是没有梦想,那就是条咸鱼!国产车要是没有梦想,怎能对得起泱泱大中华?国产车不仅要在国内卖得好,也得向国际接轨呀!这才是今天的重点!

首先,技术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我们前面说到纯国产车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那另外的半壁江山呢?没错,它就是合资车!合资/进口车型的许多技术都是多年以前就开始研究了,技术储备很丰富,应用技术很成熟,相比之下,国产车在这些方面就会差许多,毕竟起步较晚,在像: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整车调教、制造工艺和质量管控这些方面,劣势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总的来说用车评届的话就是驾驶感受及静态体验。其实国产车经过这几年的积累,进步是飞速的,除了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经验的动力总成以外,无论是造型还是整体精致感跟同级别的合资品牌已经差距甚小了,甚至还有很多厂家生产的车辆整体表现已经有了越级的提升。所以笔者相信再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国产车达到合资车的水平应该不是问题。

国内市场已有半个天下的纯国产车,何时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其次,营销模式有待升级,跟着互联网“造大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在汽车上应用,“智能网联”成为汽车行业最热的关键词,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车型配置上,在销售渠道的客户体验端和出行市场上,车企的“智能网联”布局也正在推进。跨国车企开发一款产品的周期长,要兼顾全球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引入国内以后,还要再次进行本土化研发,反复的开发过程使得产品的换代周期长达四五年之久,在互联网的时代,难以迅速为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 而中国品牌汽车产品的开发过程就省去了这些繁文缛节。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最大的应用数据市场,本土强大的互联网企业能够成为中国车企的合作伙伴,也成为了中国车企相比跨国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内市场已有半个天下的纯国产车,何时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最后,创新才是所有企业的灵魂

中国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如果能够将创新这一概念贯穿透彻,在慢慢提升的技术上融合现代科技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结合当代汽车的发展趋势,青出于蓝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中国汽车品牌近几年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而与互联网企业的多方面跨界合作也使得中国品牌汽车在软件实力上增长迅速。另外,在汽车造型设计、人才引进等方面,中国品牌在多年的合资后,终于取得了成果!比如中国汽车有一点就做得不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新四化”概念的提出,将使中国汽车品牌在未来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内市场已有半个天下的纯国产车,何时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大家对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国际化是否愈发期待了呢?

相关文章